《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

《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

2019年2月,中国电影市场春节档票房大战拉开序幕,仅仅3天,《流浪地球》就以超高的口碑,登顶春节档票房榜首。以至于有人将它定义为“中国科幻片元年”。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科幻电影一直是国产电影的短板。其实早在1990年,科幻片《大气层消失》就以其天马横空的想象以及奇幻绝伦的构思,深深地震撼了很多人年幼的心灵。

冯小宁导演和他的处女作

提起导演冯小宁,人们多会想起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三部曲”——《红河谷》(1996)、《黄河绝恋》(1999)、《紫日》(2001)。不过,在他刚涉足电影导演行业的时候,他所担任的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导演。

冯小宁导演的“处女作”,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在九十年代横空出世,便斩获了当时电影界诸多奖项,直到现在,这部豆瓣评分达7.8的科幻儿童电影,依然在中国科幻电影界占有重要地位。

氯化烃泄露引发的灾难

《大气层消失》由吕丽萍、吴京安、张京生主演。讲述的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而引发的一场环境污染灾难。

影片的背景是人类已经进入1990年,距离那个1999年世界大灾难的预言越来越近。

三个抢劫犯劫持了一列火车,致使装有三节罐装氯化烃溶液的列车被迫停靠在一条废弃的铁路上。

贪婪的劫匪贼误开列车门,导致氯化烃大量放入天空,烧穿臭氧层,使得世界上所有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监测中心的科学家们对此几乎束手无策,为了不造成民众的恐慌,监测中心决定封锁消息。

与此同时,因病在家休息的男孩突然发现能够听懂好朋友大白猫的语言。

大白猫告诉他这起严重的事故,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地球上的生物最终都将灭亡。然而大人们为了金钱忙碌奔波,根本不会相信男孩和动物说的话。

万般无奈之下,男孩只能和其他动物联合起来寻找污染源,以一己之力拯救全人类……后来,小孩遇到了劫匪女友,以及一个货车司机。在接触中,两个大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帮助孩子寻找污染源。

狼狗点燃氯化烃的瞬间,观众泪目

为了阻止泄露,他们决定用油罐车撞击泄露的氯化氢罐车,大人们牺牲了,小孩举着火把,想要走过去点燃油罐车同归于尽。就在此时,狼犬成了最后的英雄,它抢过火把,冲过去牺牲了自己。

狼狗在牺牲之前对孩子说的话,在那个时代堪称经典:孩子们,我也热爱生活,但你们人类不珍惜这个世界。你们互相残杀,破坏了供养你们的水源和森林。最后,大气层被烧穿,太阳会毁灭你们,没有人可以隐藏。人类是聪明的,可以挽救世界。请告诉你们和我们的孩子,地球上的天空应该是蓝色的,地球上的水应该是清澈的!

弱势群体却是拯救人类的英雄

如果电影中“大气层消失”的场景似乎已经成为今天“灾难电影”的一个固有噱头,那么,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一个九岁的男孩意外地获得了理解动物语言的能力,并与各种动物进行了无障碍对话。

他能在普通人面前听到来自动物的地球污染和生命毁灭的警报。然而,仅仅是一个孩子向成年人发出紧急环境正在遭受污染、拯救生命和拯救人类的呼吁,在成年人看来,是不足为信的。

即使是发现臭氧层异常的科学家也忽略了小男孩的话,在检测中心的实验室里徒劳地寻找污染源……最后,小男孩与一群动物合作,摧毁了最危险的污染源——被点燃的氯化烃,解决了臭氧层问题,拯救了世界。

亦真亦幻的故事设置

从电影整体框架来看,影片的叙事主线是空气污染的发生、探求和消除。

这三条分支脉络是是污染发生、监测站的响应以及男孩和动物对污染源的搜索和清除。环境污染、银行抢劫、火车劫持、太阳黑子爆炸、人与动物之间的对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无论是事件还是人物,导演都设法将悬念保持到最后。如果将整个故事比作一部警匪片,那么,氯化烃罐就是罪犯,监控中心是警察局,儿童和动物则是私人侦探。

同时,这个戏剧性的“警匪”故事又是基于一个“科学童话”的故事进行描绘的。故事的发生时间似乎是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但是影片开头和结尾的纪录片场景将观众带回残酷的现实。

我们周围的一切似乎随时都在发生——当然,除了“人和动物可以交谈的科幻性想象”。

借动物之口向人类发出警告

影片中最“离奇”的事情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对话。例如,电影中的鹿对人们说:“你太贪婪了,你会得到报应的!”这实际上是导演通过动物的口对人类的警告和思考。

冯小宁希望观众(首先是孩子们)理解人类和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个方舟里。一旦方舟被摧毁,所有乘客都将毫无例外地被摧毁。

影片中动物的出现恰好是儿童电影的背景色。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曾播出一部10集的儿童电视剧《动物王国窃案》。

剧中的“演员”是来自包括上海杂技团在内的20多个动物表演剧团的“真正的动物演员”。

很少有人像冯小宁那样,在影片中动员了这么多动物物种,不仅是猫、狗、鱼、马、鹿,还有凶猛的黑熊和老虎。

事实上,电影中有三类角色:各种各样的成年人、一个小男孩和一群动物。据说拍摄时,黑熊离小演员只有两米远,冯小宁在黑熊和孩子之间爬行,以增强孩子的勇气,防止伤害。

影片内涵的多样性

虽然这部影片是一部包含了诸多孩子们所喜爱的有关动物的片段的儿童片,但是同时,它也是一部获得了世界环保电影节金鸡导演特别奖、儿童最佳电影奖和银松奖等众多奖项的电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恐怕这部电影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意识是儿童电影这个概念所无法全部包含的。

在《大气消失的故事》的表层结构中,它呼吁我们注意大气的环境保护,并尖锐地指出,如果任由污染发展和蔓延,人类最终将毁灭。

从深层意义上讲,影片将矛头指向人类精神,尖锐地指出人类的贪婪、自私、麻木和无知,不仅直接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污染,也是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原因。

例如,电影中有许多英雄的小男孩的场景。当他和白猫正在寻找污染源的路上时,男孩站在繁忙的街道上寻求帮助,但是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汽车停下来。头顶上的摄像机使这个男孩显得特别虚弱和无助。

宏大的主题设置

在影片的结尾,孩子这样高呼:“我爱我们的天空!我爱我们的地球!我爱我们的河流!”这部电影也为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影片的快节奏,大信息量,似有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但就总体而言,它其实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

像古老的寓言一样,它依靠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来阐明一个科学的、人生的道理。也可以反过来说,它依靠着一个科学的、人生的道理,而艺术地“演绎”出一个生动的故事。

无论是“阐明”还是“演绎”,寓言总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的体裁。影片主题的宏大性体现在对于环境问题的多重意蕴的表达: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同时掌握先进的现代的科学技术。

这样,影片就将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结合了起来。把一个自然科学的理性课题与艺术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结合了起来。它就像一声警钟,警醒着观众。它有一定的深度,但又将深刻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

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人的生存问题,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理想、前途。

即使是儿童,只要他不是处在极其狭隘、封闭、无知的境况中,他也多少会感受到污染的危害,而渴望着明丽的天空,清澈的江河,茂密的林木,绚丽的花朵,憧憬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束语

《大气层消失》这部影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说是一部用科学童话语言讲述的会问题剧,影片巧妙地将童话片、警匪片、灾难片的多种元素融为一体。

所以对于这样一部具有艺术形式的综合体特征的影片,我们不能仅从传统的儿童剧的角度去看待,而应该从艺术表达方式的创新、叙述视角的创新、人物设置的创新等方面去考量,才能真正读懂《大气层消失》的艺术价值。

在30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大气层消失》仍然会为导演大胆的想象力、充满悬念的故事设置和特殊的角色设计叹服,《大气层消失》能够在中国科幻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理所当然的。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大气层消失》:和这部国产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还太嫩了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