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新币发行(区域金融要参|数字人民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 新三板转板上市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数字货币新币发行(区域金融要参|数字人民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 新三板转板上市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7月16日,区域金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事?

  

1。 金融监管动态

  

银保监会制定银行保险机构消保监管评价办法 防止产品“带病”上市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针对消保领域新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消保乱象,《办法》强化了银行保险机构对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责任,强化消保审查、前移风控关口,防止产品“带病”上市。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办法》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纠纷多元化解,并将落实情况纳入评价内容。

  

央行:数字人民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2017 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简称数字人民币,字母缩写按照国际使用惯例暂定为“e-CNY”)研发试验。

  

目前,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央行表示,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不预设推出时间表,重点做好以下领域工作:一是继续稳妥有序推进研发试点工作。二是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研究制定数字人民币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数字人民币个人信息保护。三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深化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金融稳定深层影响的研究评估。

  

市场监管总局: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近期,舆情反映部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买卖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自7月中旬到9月中旬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通知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内经营者必须提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或者取得明确委托授权后方能在平台上提供检验检测相关服务,并对CMA、CNAS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对网络交易平台出现的“不送样检测”“检验检测包过”“一天出报告”“急速出报告”“不过全额退款”等涉嫌虚假广告宣传的信息进行清理整顿,追究法律责任。

  

证监会:不断优化并购重组的监管机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7月16日表示,证监会以证券法修订、注册制改革为契机,推进了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改革,具体为,一是简政放权,压减行政许可事项;二是服务多元融资需求;三是推进并购重组的注册制改革。下一步,证监会将不断优化并购重组的监管机制,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全面提升。

  

证监会:保持对“伪市值管理”等各类证券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刘永强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坚决贯彻“零容忍”方针,集中调配稽查执法力量,创新调查组织模式,坚持全链条打击,坚持全方位追责,持续保持对证券欺诈、造假、“伪市值管理”等各类证券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执法震慑,净化市场生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有关案件查处情况将及时公布。

  

证监会:新三板转板上市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三板设立精选层一周年在即,精选层有57家挂牌公司,取得了改革的预期成效,各项市场化的基础制度有效实施,发行、定价、配售机制有效运转。按照转板规则,转板上市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符合条件的精选层企业,将在履行内部决策程序、核查后启动转板上市工作。

  

2。 金融业务数据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1年6月底为52。8万亿港元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1年6月底为52。8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9万亿港元上升39%;2021年6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4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56亿港元上升16%;2021年前六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8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75亿港元上升60%。

  

3。 中小机构动态

  

银保监会:依法查处民生、浦发、交行和口行4家银行违法违规行为

  

银保监会网站信息显示,对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展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专项现场检查,对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展了风险管理和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予以行政处罚。

  

检查发现,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在同业、理财、比特币新闻委托贷款等业务中分别或同时存在以下问题:内控管理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前期检查发现的部分违法违规行为整改不到位,甚至屡查屡犯;风险隔离不到位,理财产品之间、理财产品与自营业务之间的不当交易仍时有发生;产品管理不规范,未完全执行“穿透式管理”要求,部分理财产品未准确登记、报告和披露底层资产信息;资金投向不合规,为房地产市场或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的情形依然存在等。

  

对进出口银行的现场检查发现以下问题:该行分别于2008年及2010年违规投资企业股权,数额较大,时间持续较长;租金保理业务基础交易不真实;违反国家压降地方债务的政策要求,变相支持地方政府举债等。经立案调查、审理审议、事先告知和陈述申辩意见复核等法定程序,银保监会依法就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对民生银行罚款11450万元,对浦发银行罚款6920万元,对交通银行罚款4100万元,对进出口银行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7345。6万元,并对相关机构的3名责任人员分别予以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针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银保监会已督促相关机构严肃整改。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大力整治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坚定不移推进理财业务转型,加强股权投资监管,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合规建设,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银保监会依法延长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接管期限

  

中国银保监会决定,延长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六家机构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率先披露自身投融资活动碳足迹信息

  

7月14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率先发布了《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成为首个公开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该报告也是我国首个对外披露商业银行部分投融资活动碳足迹测算方法及结果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末,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62。28亿元,绿色贷款支持的项目年节约标准煤6769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4094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75527吨,年减排二氧化硫156。03吨,年减排氮氧化物25。24吨。2020年办公场所二氧化碳排放量2035。43吨。

  

晋商银行因向未封顶楼盘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被罚70万

  

7月15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晋商银行收到2张罚单合计被罚70万。其中晋商银行太原肖墙路支行因向未封顶楼盘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被罚,山西银保监局做出责令改正、罚款40万元、责令给予相关责任人纪律处分的处罚决定;晋商银行太原迎泽东大街支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被山西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光大银行连收3张罚单,合计被罚90万

  

  

7月15日,山西银保监局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光大银行连收3张罚单,合计被罚90万元。 其中,光大银行太原漪汾街支行和光大银行太原双塔西街支行均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被山西银保监局各罚款30万元;光大银行太原解放南路支行(原五一路支行)因同业投资投向管理不力,被山西银保监局做出责令改正、罚款3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梁元警告的处罚决。

  

违规为同业业务提供信用担保,上海富邦华一银行被罚30万

  

7月16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富邦华一银行存在违规为同业业务提供信用担保的违法违规事实,被罚30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ntent_hash"!"bfc6354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