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乏力、没力气、总觉得累!肾不好,贫血也会跟着来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乏力、没力气、总觉得累!肾不好,贫血也会跟着来”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乏力、没力气、总觉得累!肾不好,贫血也会跟着来
贫血很常见,但肾性贫血的危害可不容小视!
“人体的肾脏除了生成尿液外,还有血液净化和帮助生产红细胞的功能,肾脏和肾上腺都是非常重要的造血器官。”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介绍说,随着肾功能下降,造血物质、促红素减少,人体不能维持一个好的造血机能,就可能引发肾性贫血。肾性贫血,如果未能及早发现并坚持规范治疗,将加速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增加透析风险、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和死亡率。
九成晚期肾病患者伴有贫血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也就是说,每10人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病人。肾性贫血则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终末期肾脏病(俗称尿毒症)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8.2%。
“慢性肾病1期有20%多的病人会合并贫血,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患病率越来越高,到了终末期,90%以上的病人会合并贫血。”余学清院长表示,但是跟高发病率相比,公众对慢性肾病导致的贫血知晓率、治疗率却比较低。
肾脏是代谢和清除废物的器官,它的功能不好就等于人体清洁能力变差了,就像是房子堆了一堆垃圾,身体的毒素排不出去,心、脑、肺、骨头、皮肤甚是神经都会受到影响,其中肾性贫血就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肾病发病隐匿,这些症状要留意
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在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才被确诊。余学清院长指出,肾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身体乏力、虚弱、心慌、失眠、食欲差、胸闷。
“开始的时候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脸色蜡白、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病情进展,身体其他器官陆续出现症状,尤其是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余学清院长表示,对于这些症状需多加留意,及早到肾内科就诊排查。
出现肾性贫血,该如何应对?
遭遇肾性贫血,很多患者想单纯地靠饮食来调理,比如多吃一些动物肝脏、菠菜和血制品等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以及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对此,余学清院长建议,患者可先到医院评估是否缺铁,是否有微炎症等;肾病早期建议补充铁剂、加强营养;如果血色素持续下降,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早期没有药时只能靠输血,血输多了也会发生很多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改善贫血,但存在局限性。余学清表示,“肾脏是产生促红素的生理器官,如果只是大剂量补促红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 PHI)通过增加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铁调节和降低铁调素来促进红细胞生成,能使慢性肾病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总数约100万-200万人,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透析治疗,肾性贫血则是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管理,余学清院长有几点建议,一定要鉴定是不是真的肾性贫血;造血物质要有一个良好的补充;选择合适的刺激造血药物,例如HIF- PHI机制口服用药;要对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做好评价,尽量减少副作用;参考国际的指南制定合适的目标,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
另外,随着尿毒症被纳入重大疾病支付,越来越多需要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机会接受腹膜透析治疗,作为终末期肾病主要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具有居家操作便捷,降低交叉感染事件等特质。
与此同时,腹膜透析的发展仍不均衡,需多方面支持:第一医保支付政策支持;第二高质量的产品,例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腹膜透析液;第三经过规范培训的医护士队伍;第四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比如怎么样规范做好透析,减少腹膜炎发生,以及了解肾性贫血防治方法等。只有好的医保支付政策、高质量透析相关产品、规范化的并发症治疗和预防药物综合起来,才能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回归社会和正常生活。
来源|健康时报
END
订报二维码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21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微店:戳 【阅悦书城】即可订阅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乏力、没力气、总觉得累!肾不好,贫血也会跟着来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