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

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

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

 

那么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如何挑选呢?老规矩,首先我们要设定一个筛选条件:

01

管理规模最好不超过120亿

按照中小盘股市值200亿计算,基金经理把一只股票买到举牌,最多也只能买10亿。正常情况下能买6亿就不错了。

绝大部分小盘股,一天的成交额不会超过1亿,就算基金经理一天能买0.3亿,买到6亿的仓位也需要20天。左侧买入还算好,当他右侧卖出的时候,这个问题会更严重,带来很大的滑点冲击。

假如一个经理管理总规模超过200亿,那么一个重仓股就要买10亿。然而许多小盘股总市值也不过100亿,基金经理不可能买10亿的。

按照重仓股买5%来计算,单只股票6亿对应的总规模应该是120亿左右。

因此,那些管理规模超过120亿的、曾经持仓以中小盘为主的基金经理就不该买了。随着他们的规模扩大,他们的投资框架和股票池都必须面临调整。

02

任职经验丰富一些

小盘股的确定性不强,投资风险更大,价值股也常有估值陷阱,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可能更能规避这种风险。

年轻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还没有完全成型,风格容易漂移。我研究和关注过近200位经理,看过太多的投资理念变化。

基金经理从业期间,会储备一些牛股,如果已经取得了累计较大的涨幅,说明牛股已经兑现了,后续他必须要去寻找新的牛股,否则可能面临弹药不足。老将基金池里的股票数可能比较多,弹药储备充足。基金持续上涨的冲劲会更强。

03

换手率最好别太高

现在基金太火了,好经理一被公开,很快就会被资金买爆。规模快速扩张,意味着基金经理越来越难做交易。

如果基金经理依靠选股赚钱,那么即使规模扩大,方法论还是可以从中小盘延展到大盘股。如果基金经理依靠交易赚钱,随着规模扩大,方法论很快就会失效。这样我们又不得不换基金。

下面,我就挑选一些近期关注度极高的、偏中小盘的基金经理:杨金金、刘畅畅、袁维德、陈金伟、丘栋荣、唐晓斌、冯明远,给大家简要分析一下。

中庚基金·丘栋荣

丘栋荣应该是全市场最早看好小盘的了,早在2019年初就看好小盘股,还专门发行了一只中庚小盘价值。

应该说他是目前市场上对小盘股最有发言权的基金经理之一。但左侧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时间成本,丘栋荣也忍受了2年多,小盘股直到2021年才爆发。

下图为中庚小盘价值对比沪深300,成立2年多,同期排名139|1068。图上可以看到,其实也是今年春节后才开始跑赢的

2021Q2前十持仓的平均PE 22.7、PB 3.15,ROE 13.91%,平均市值183,是小盘价值风格。

该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换手率是148%,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当前,丘栋荣既看好小盘股,也看好大盘价值股,他在2021年中报说:我们认为市场核心矛盾仍是结构性高估和低估并存,分化在大盘股、成长股、核心资产等内部,以中证800为例,里面大盘成长类的公司估值持续处于非常昂贵的水平(历史90%分位以上);而一些大盘价值股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比较差,已到20%分位以下,非常便宜。

后续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1、传统低估值价值股,比如金融、地产、周期、公用事业、环保等,这类公司估值极低、风险释放时间较长,性价比非常高;2、广义制造业中的细分行业龙头,基本面受益需求稳定增长、供给持续收缩,同时估值便宜,比如化工、轻工、金属加工、机械加工等细分行业,可以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价值股。

丘栋荣是市场上资深的小盘价值投资者,有累计6年多的任职经验,经历过一轮牛熊,2021Q2规模108亿。

丘栋荣的问题是:他的基金不打折,全都要1.5%的申购费。

管理4只基金,这些基金业绩和持仓差异还挺大的。其中,中庚小盘价值业绩最好,该基金是一个以中证1000为基准的主题基金,必须要投小盘股。

这意味着什么时候买小盘股的选择是由基民来做,而不是由基金经理来做,我觉得这个还挺难的。

丘栋荣的代表作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其实业绩并没有这只好。基金经理究竟有多看好中小盘,难以估量。

广发基金·唐晓斌

唐晓斌2008年入行,已有13年从业经验和6年多任职经验,覆盖过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机械等行业。目前只管理2只基金,还都是与他人共同管理的。

他的投资理念是低估值价值投资。选股偏好早期低估值成长股,细分行业龙头,顺周期,困境反转股、拥有“第二成长曲线”的成长股。尤其偏爱早期成长股和拥有“第二成长曲线”的成长股

(数据来源:2021年二季报,数据仅做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2021Q2前十持仓的平均PE 12.9倍,平均PB 1.85,ROE 12.72%,平均市值618亿,呈现中小盘价值的特点。

任职以来一直换手率较高,约为600%。上半年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换手率降到316.23%。

2021Q2管理规模为101亿,近期还要发一只新基金,估计发完之后也要超过150亿了。

当前阶段,唐晓斌主要关注低估值成长股和顺周期,主要是高端制造、新型服务业+顺周期行业。

他认为,A股很多公司覆盖频率较低,天然存在估值折价。有很多细分行业的龙头每年大概率能保持15%以上的增长,而且,龙头公司在自身的利基市场,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一旦逻辑得到验证,估值存在修复的可能,实现“戴维斯双击”

关于后市,唐晓斌认为,2021年信用增速见顶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这会压制A股市场估值扩张的空间。A股的主要矛盾从估值扩张转为盈利增长,有盈利增长的行业才能得到相应的支撑。

中欧基金·袁维德

不足之处就是规模也已经比较大了,最近新发了一个新基金(60亿)。中欧价值智选也没限购,估计已经很快就要200亿了...

2021年上半年换手率为205.45%,机构占比高达71%。

200亿之后,他就很难像以前那样买中小盘了。而且他在最新的访谈和季报中也说,中小盘已经涨了不少,二季报大盘股也跌了不少,后续投资机会比较均衡。

如果同样去买大中盘股,那袁维德是否会比谭丽、刘旭、赵枫、陈一峰这些老将厉害呢?

结语:限于篇幅,今天先到这里,下篇文章继续介绍目前配置中小盘的,比较热门的刘畅畅、杨金金、陈金伟、冯明远。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希望大家“点赞、在看、转发”三连支持我,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微信订阅号(lcnylc),最好设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

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研究分析,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的相关内容以及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擅长中小盘的基金经理,该选谁?(上:丘栋荣、唐晓斌、袁维德)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