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美元(人民币清算量破40万亿!中国央行提出数字货币,对美元意味着什么)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近期,随着美元信用不断被削弱,在"去美元"的问题上,中俄印3国终于有了突破。与此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英国人民币清算业务突破40万亿元后,一直没有表态的美国却终于有了"异议"。
在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宣布进出口贸易停止用美元结算之后,俄罗斯央行还在进一步推动该国"去美元化"的进程。10月底,俄罗斯央行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和印度已经同俄罗斯一起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电子结算方式。
根据这种新的结算方式,未来该国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将同中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CIPS)对接,实现对接后中俄两国的贸易将可以绕开美国的SWIFT,而采用本币结算。要知道,中俄印均在全球大国之列,其中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印度GDP在全球也排名第7,并且还可能拥有成为"下一个中国"的潜力;而俄罗斯则是全球三大石油出口国之一。
因此,中俄印3国联手势必将会对美元霸权带来新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行动中,俄罗斯的主要目标是撬动美元霸权,进一步实现"去美元",而中国的目标则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除了与俄罗斯和印度合作之外,中国央行近期还将目光放到数字货币上。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央行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未来中国央行很可能率先行动,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事实上,包括数字货币在内,对于任何形式的货币来说,信用都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美元信用持续下降之际,各国纷纷将眼光转向其他更有信用的货币,而人民币则成为了最佳选择之一,这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份以来,英国指定的人民币清算行的清算规模累计已经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2018年中国GDP的44。4%;而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日均外汇交易规模同比也上涨了近23%至850亿英镑(约合7641。65亿元人民币),可见国际社会上对人民币的需求正在大幅上涨。
有分析认为,如果中国央行率先推出数字货币,那么将能极大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此,一直没有表态的美国,最近却突然发声试图"阻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这一趋势。
据报道,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周二(11月2日)在中国财经杂志第17届《财经》年度经济展望会议上表示,各国央行不存在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格林斯潘表示,各国货币是由主权信用支撑的,这是包括Facebook在内其他组织所无法提供的。
另外,他还强调了美国的信用,声称美国的基本主权信用远远超过Facebook的想象。不过,他这一表态似乎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一方面,他只是否定了Facebook,区块链平台但是却无法否认其他国家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将拥有主权信用;另一方面,他强调的美国信用,近期更是因为美国滥用美元霸权而不断降低。
那么,格林斯潘为什么还要否定央行数字货币呢?这很可能是担心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后,会大规模冲击甚至瓦解美元霸权。要知道,一旦失去美元霸权,美国的经济很可能因为大规模的债务泡沫而崩溃,因此美国并不愿意看到其他国家发现数字货币。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
","content_hash"!"60f034f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