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原创|电池安全究竟如何保障?深度解析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原创|电池安全究竟如何保障?深度解析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电池安全究竟如何保障?深度解析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
【商用车新网原创】
安全,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始终是不可碰触的红线。曾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次重创。对于从事公共交通运输的新能源客车而言,安全的重要级别只会更高。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电”中最重要的部分,电池安全与电池厂密切相关,但是并不仅仅与电池厂相关。作为整车的一部分,整车企业同样肩负为电池安全“把好关”的责任。作为新能源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宇通客车深耕新能源客车安全领域多年,并且拥有累销15万辆新能源客车的深厚用户基础,其对电池安全的理解不仅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而且更具真实场景应用价值。
近日,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正式发布,其中蕴含了其对电池安全怎样的理解?请看记者带来的详细解析。
内部防护让电池安全尽在掌握
电池始终是保证新能源客车安全的“第一抓手”,做好电池系统的内部防护至关重要。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从四个层面入手,对电池系统进行层层保护,最大限度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运营。
首先,在系统防护层面,宇通首创了长效隔氧、高度可靠的氮气保护系统,在整车的压缩空气中分离出高纯氮气,并充入电池箱内,实现电池箱内实时绝氧,彻底扼杀电池箱内的燃烧条件,做到了“釜底抽薪”。宇通采用航空级制氮分离与高精度检测技术,氮气浓度98%以上,检测精度达1‰,技术指标行业领先。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存在诸多实用性极高的功能,例如,电池实时气密性检测功能、电池凝露抑制功能等。
第二,箱体防护层面,宇通开发了多层级热-电耦合防护技术,为电池包匹配高适配性短路保护装置,满足全电流范围过载保护,让“保险”更保险。开发电池箱“三明治”隔离防护结构,可耐受1300℃、2h以上的灼烧,实现了内外部安全隐患的有效隔离。
第三,部件防护层面,宇通通过开发适合商用车的多包级高效电池液热技术,可实现最多6支路、24包级高效液热,可将电池温差降低50%。同时,电池箱内取消了高压加热部分,彻底杜绝了高压加热部件失效带来的安全风险。
第四,监控防护层面,宇通全面升级电池24小时监控系统,即便在车辆停放状态,也能对电池信息的不间断监控,实现了电池状态的全时域、无盲区监测。同时,还可利用宇通开发的手机App进行电池均衡、预约加热等智能管理。电池安全,随时随地尽在掌握。
在以上四个层面,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以技术创新或者超过行业标准的方式实现了电池系统随时随地安全可控。
外部防护筑起“铜墙铁壁”
解决了核心部件——电池系统的内部防护问题,相当于抓住了新能源客车安全的“牛鼻子”。但是,这还不够。
正如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所说,如何在系统层面更精准的管理电池、更合理的使用电池、更有效的保护电池,对于电池在实际工况下的安全使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更系统的层面整体考量,将电池系统安全与整车安全有机结合。在这方面,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同样给出了解决办法。
首先,在整车防护层面,宇通创新性地开发了具有吸能缓冲功能的电池高强防撞围栏,全面提升电池舱碰撞标准,为电池筑起“铜墙铁壁”。
具体来看,侧面碰撞能量是原标准的2.83倍(宇通侧面碰撞能量260千焦,行业标准92千焦),实现2.7t皮卡车以50km/h相对撞击电池侧舱,舱体侵入量降低至25mm以内,电池包不受到挤压,可覆盖市场上绝大多数侧面碰撞场景;尾部碰撞能量相当于18台轿车同时碰撞公交车尾部,在49t卡车以30km/h相对速度、30%偏置碰撞时电池不被入侵。
其次,宇通还在电池舱与乘客区之间设置了防电弧和热量传导的多层隔离结构,隔离层的耐受温度从原有的500-600℃提升到1300℃,耐火烧时间从原来5min提升至2h以上,有效将电池安全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由电池到整车,由局部到系统,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实现了“整车防护、系统防护、箱体防护、部件防护、监控防护”五重防护,层层保护、环环相扣,实现了动力电池的安全级别、全气候能力和路况适应性的三大升级,为新能源客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多年持续深耕 宇通安全积淀深厚
电池系统安全是新能源客车发展的关键问题,电池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技术研发的重点课题,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的全球发布,标志着宇通再次成为客车安全技术和标准引领者。
追溯原因也并不难理解,作为新能源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宇通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研发团队,专业背景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控制策略等新能源客车相关的多个领域。针对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提升,宇通动力电池专业团队在技术研发、可靠性验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已申请专利32项,覆盖车辆碰撞防护结构、电池氮气保护装置及方法、电池系统短路保护电路及控制策略、全时段监控的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
另一方面,宇通深厚的用户基础为其深耕安全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宇通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从2012年开始销售新能源车辆,目前已累计销售15万辆新能源客车,总运营里程达248亿公里,单车最长运营里程74万公里且目前还在稳定运营。”
而这,使得宇通积累了大量工况运营数据,为其对整车实际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正是基于车辆应用工况及行业内事故案例,从实际事故发生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着手进行分类层层保护,为新能源客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实际上,宇通在新能源客车安全领域的积淀很深,早在2016年4月,就发布了《新能源客车3S安全技术要求》;同年11月,以宇通3S为蓝本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由工信部发布实施;2020年,宇通牵头起草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由国家正式发布实施,宇通的安全技术要求上升为国家强制标准。
如今,随着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的发布,宇通在新能源客车安全领域的探索迈上了新台阶,未来,随着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二代、三代的技术升级,消费者将更加安心的乘坐宇通新能源客车,享受每一次安全、节能、愉悦的公共出行。
———— / END / ————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原创|电池安全究竟如何保障?深度解析宇通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