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分子封面|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分子封面|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子封面|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
8月25日,分子实验室联合车车科技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德胜·保险科技沙龙,主题为“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二十余位保险公司、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专家参与了讨论。
8月25日,分子实验室联合车车科技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德胜·保险科技闭门沙龙,主题为“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车车科技、中银保信、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现代财险、华农财险、泰康在线、慕尼黑再保险、山行资本、宏瓴科技、分子实验室等二十余位保险公司、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专家参与,大家就新能源车的发展前景;新能源车险条款、费率、系统交易平台;未来保险公司和主机厂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车车科技CEO张磊首先介绍了车车科技的最新成果及新能源生态布局。张磊判断:“智能汽车正在重新定义车险产业,从代步工具到智能终端,紧紧把C端抓在手中,成为汽车厂家和保险企业共同的目标。经过多年积累,车车科技已覆盖从线上互联网生态到线下地市层面的2000余个车险合约交易和结算系统,未来车车科技会更加关注车生态和渠道变化带来服务的缺失,作为第三方服务商积极与保险公司、汽车厂家和车机企业展开合作。
随后,由分子实验室创始人刘扬主持,各位专家围绕主题发表了各自观点,主要观点小结如下:
1、作为国家战略,无论大型公司还是中小险企,新能源肯定是重要方向,对于所有公司都有挑战,中小公司虽然未做好准备,但新生事物,一起起步都有机会。
2、新能源车条款征求意见,虽然细节上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满意,但可行性比较强,痛点问题这次条款大多解决。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1)目前新能源车险仍整体亏损,造成高出险、高赔付的因素较多,比如新手新车、提速快、新能源网约车、EPC和售后体系不完善、配件价格高;
(2)新能源车不同品牌、车型、车况二手车市场交易价格悬殊,车辆实际价值和折旧如何准确确定;
(3)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的风险认知水平较低,保险公司对汽车行业的技术迭代学习不足,亟需提升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补足在运营管理上差距。
(4)关注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过程中演变出一些新的风险点。
(5)关注新能源车易损性、可修复性、配件供给、维修理赔标准。
3、目前,主机厂仍然是新能源车险的强势主导方,由于厂家、销售部门和售后部门经营目标和考核与保险公司大相径庭,其对新能源车条款和保险行业对风险的认知显著不同。
(1)作为新生事物,厂家更关注舆情、投诉、公关风险及保险产品的转嫁功能;
(2)厂家关注新能源折旧率、推定全损比例变化等影响新车销售、置换率的条款;
(3)关心新条款和费率实施后客户投保时保费的变化。
4、未来几年,相对于存量汽车,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较小,对全市场的挑战不大,存量2亿台退出市场还有非常长的时间。燃油车可能长时间仍是主流市场,在新能源车中,应更关注混动的发展。
5、主机厂抓C端已经上升到战略层面,被造车新势力所带动,所有厂家都在转型,大部分车厂还是会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不希望颠覆经销商层,保险公司应当关注不同的主机厂战略侧重,结合主机厂品牌定位、战略制定不同的策略。
6、为增强客户粘性,主机厂对UBI、里程保等车联网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变现十分积极,但涉及车联网/网联智能终端的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和合规问题又十分谨慎。
7、虽然新能源车整体占比不高,但其发展速度比预期快很多,比如电动车在欧洲占比达到15%,中国未来几年销量可能突破500万台/年,在新增业务中占比逐年攀升,同时要关注车辆属性是电动车还是智能车,比如低端有电动化属性的电动车的发展规模和高端智能车在一二线城市的替代率和密度。
8、共识:加强保险行业与主机厂、新能源生态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分子封面|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