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

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

最近电影《龙虎武师》的上映,让不少观众开始关注了“龙虎武师”这个行当,他们是真正的“电影英雄”,用一招一式造就了香港和内地电影市场的繁荣,更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工厂大门》,标志电影这门艺术的诞生,因为诞生在西方,所以和电影有关的职业,如制片、导演、编剧、美术、摄影等几乎都由外国人创立。

进入20世纪后,电影逐步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演职人员的队伍不断扩大,中国也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在延续西方电影演职人员制度的同时,中国人还首创了自己的职业——电影中的“龙虎武师”以及武术指导、动作导演。

中国的电影脱胎于传统的京剧,例如公认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而其中“舞刀”等片段,就出现了武术动作的场景,不过当时中国电影还处于萌芽状态,不仅没有武术指导,甚至连专门的导演、编剧也没有,最大的要求是主演必须是会功夫的京剧演员。

后来拍摄的电影越来越多,1913年出现了故事片《难夫难妻》,之后张慧冲等武侠电影主将把《莲花落》等动作电影搬上银幕。

当时还没有“特技”的加持,许多动作戏份都需要演员自己完成,这也就造就了电影制片厂对武打演员极大的依赖和需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专门为动作片演员做替身的“马立斯武打班”。

因为电影当时还未脱离京剧、民俗等元素,所以在动作戏分之外,还有许多的舞狮表演,功夫演员也就被称为“龙虎武师”,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唯一由中国人创立的电影职业,距今已经整整百年。

在“龙虎武师”近乎玩命的探索和奉献中,中国武侠动作电影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拳拳到肉的真功夫,还是刀剑如梦的写意风格,龙虎武师都居功至伟,自身的行业地位也不断提高,“龙虎武师”中的佼佼者逐渐成为了武术设计乃至动作导演。

拍出《倩女幽魂》等经典大片的导演程小东,他的人生就是龙虎武师标准的职业路线。作为东方戏剧学校的学生,他17岁到片场当龙虎武师,20岁在电视剧《侠盗风流》中担任武术指导,凭借刚劲有力的动作设计成名;30岁首次独立执导了武侠电影《生死决》获奖,之后更是为观众带来了《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等经典武侠电影。

极负盛名的成龙,也是龙虎武师的行业标杆,他在6岁时学习武术和京剧,后来跟着大师兄洪金宝在片场做起了龙虎武师,负责给主角当替身,以及出演动作场面的龙套,随着经验的丰富成为带队的“武师”。

在1976年,成龙受到罗维的赏识,从武打演员变成了动作明星,乃至动作导演,主演的电影如《红番区》不仅受到中国观众的喜欢,还在海外引起了轰动。

动作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好莱坞也开始有人模仿成龙等动作明星的武打设计,而“动作导演”、“武术执导”也开始成为世界电影行业公认的职业,成为一部包含“动作”元素的电影不可或缺的主创成员,好莱坞更是套用中国电影武打设计拍出了《非常人贩》等卖座电影。

不过,虽然“龙虎武师”早已是不可或缺的电影力量,但他们却面临重重的职业危机,因为武行替身演员由于从事的是高风险工作,日积月累身上的伤病都很多,影响工作和生活,但除个别明星外,许多龙虎武师的收入在行业属于下游,且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尽管很辛苦,很多同行对武行替身并不感冒,潜意识中认为他们只是一个替身而已,就是观众也看不到他们在幕后的付出,加上龙虎武师大多戏路较为单一,颜值也不算突出,在当下市场话语权也越来越小,令人唏嘘。如何重视龙虎武师,给予他们充分的保障,不仅是电影行业,也是社会值得思考的议题。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中国人百年前创造的职业,对世界电影贡献极大,但长期被忽视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