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

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

报告要点

作为信用环境的风向标,信用债融资有何变化、透露哪些信号?本文梳理供参考。

一问:近期,信用债融资有何新变化?城投债回落,但基建链带动产业债放量

信用债融资维持高位,城投债回落、产业债放量。8月,wind口径信用债融资近3000亿元、高于近两年同期的1900亿元,连续3个月维持2200亿元以上的高位。拆分结构来看,8月信用债融资多由产业债贡献,后者净融资近2600亿元、占比超88%,而城投债融资明显回落,一改年初以来城投多、产业少的融资结构。

城投债融资分层凸显、多数省市融资持续收缩;产业债融资集中在建筑、交运等基建相关领域。债务风险加速显性下,城投债融资明显向东部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使得东部地区城投债融资占比抬升、从6月的60%抬升至8月的129%,而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和东部省市净融资持续为负。产业债融资多集中在基建、原材料等领域,建筑业融资持续居前,加上交运、公用合计占比达67%。

二问:信用债融资变化原因?债务监管加强下,部分再融资需求转向产业债

城投债融资回落,或与债务监管的影响加速显现等有关。4月以来,当局对地方债务重视度明显上升,要求“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交易所等规定债券发行募资不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各地也陆续出台债务控制化解方案。在此背景下,城投债融资增长放缓、部分月份显著低于以往同期,募资注明用于“借新还旧”的比例持续大幅抬升,8月达90%、创历史新高。

城投平台融资受限、债务压力下,部分债务再融资需求可能转向产业债。4月以来,地方国企产业债融资多好于央企,8月净融资显著放量、达2820亿元,而央企融资在零附近。地方国企融资带动下,各地均出现城投债融资少、产业债放量的现象,例如8月东部城投债收缩近600亿元、而产业债由负转正至1230亿元。此外,“资产荒”下机构欠配、融资成本下降的供需格局,也有利于企业发债。

三问:信用债融资,指向信用环境变化?收缩尚未结束,宽信用政策仍需观察

产业债融资的放量,大部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对信用环境的拉动或相对有限。8月,产业债基建相关融资放量,但多用于偿债、“借新还旧”比例抬升13个百分点至90%,建设项目比例回落至3%以内、对投资支持相对有限。基建投资资金,除少部分财政预算内资金外,大多依靠实施主体贷款、债券融资较小,2020前三季度基建中长贷2.4万亿元、基建链产业债用于建设的规模不足1300亿元。

传统引擎约束下,信用“收缩”尚未结束,宽信用政策如何发力后续还需紧密跟踪。信用环境加速收缩、实体需求持续走弱下,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提前召开等,推升市场宽信用预期。经验显示,信用环境从持续收缩到重回扩张,多伴随稳增长加码、地产政策放松等。但本轮信用“收缩”阶段,地方债务监管和地产调控等政策定力较强,宽信用政策或聚焦结构、对信用环境的影响仍需观察。

风险提示:经济压力加大,债务风险暴露。

报告正文

一问:近期,信用债融资有什么新变化?

近几个月,信用债融资持续高位,城投债回落、产业债放量。8月,wind口径信用债融资近3000亿元、高于近两年同期的1900亿元,连续3个月维持2200亿元以上的高位。拆分结构来看,8月信用债融资多由产业债贡献,后者净融资近2600亿元、占信用债融资比重超过88%,而城投债融资明显回落、8月不足200亿元,一改年初以来城投多、产业少的融资结构。

城投债融资分层明显,除东部少数地区外,大部分省市融资持续收缩。债务风险加速显性下,城投债融资明显向东部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使得东部地区城投债融资占比抬升、从6月的60%抬升至8月的129%,其中,江浙发行规模占东部比重超过60%;而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省市净融资持续为负,例如,东部天津、东北吉林、及广西、内蒙等中西部省市。

产业债融资放量,主要集中在基建、原材料等相关领域。6月以来,产业债融资持续改善,8月大幅跳升至2600亿元左右,其中,基建链 表现亮眼,建筑装饰融资持续居前、8月大幅增长至940亿元,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均由负转正至500亿元和320亿元,这三个行业融资合计占比超过67%,而地产、商业贸易、家用电器等行业产业债融资持续收缩。

二问:信用债融资变化的原因?

城投债融资回落,或与债务监管的影响加速显现等有关。4月以来,当局对地方债务重视度明显上升,要求“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等;交易所等明确规定债券发行募资不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各地也陆续出台债务控制化解方案。在此背景下,城投债融资增长放缓、部分月份显著低于以往同期,募资注明用于“借新还旧”的比例持续大幅抬升,8月达90%、创历史新高(《政策半月谈第3期:城投债,收紧号角响起?》、《政策半月谈第4期:城投债融资“新”变化》)。

城投平台融资受限、债务压力下,部分债务再融资需求可能转向产业债。4月以来,地方国企产业债融资多好于央企,8月净融资显著放量、达2820亿元,而央企融资在零附近。地方国企融资带动下,各地均出现城投债融资少、产业债放量的现象,例如,8月东部城投债收缩近600亿元、而产业债由负转正至1230亿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也类似。

此外,“资产荒”下机构欠配、融资成本下降的供需格局,也有利于企业发债。伴随地产和平台融资加速收缩等,金融机构可配置资产减少,同时流动性充裕,导致以银行为代表的机构资产欠配现象突出(详情参见《“资产荒3.0时代”》)。“资产荒”背景下,机构对信用债认购热情相对高涨、加权认购倍数明显高于2020年,8月更是大幅抬升至1.26、高于均值的1.12。机构加码配置推动下,企业融资成本明显回落,也推升企业发债意愿。

三问:信用债融资,指向信用环境的变化?

产业债融资的放量,大部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对信用环境的拉动或相对有限。8月,产业债基建相关融资放量,但多用于偿债、“借新还旧”比例抬升13个百分点至90%,建设项目比例进一步回落至3%以内、对投资支持相对有限。基建投资资金,除少部分财政预算内资金外,大多依靠实施主体贷款、债券融资较小,例如,2020前三季度基建中长贷2.4万亿元、基建链产业债用于建设的规模不足1300亿元。

地方债务、地产融资约束,叠加实体需求走弱下,信用“收缩”尚未结束。地方债务监管的加强,堵住城投债、信贷等新增隐性债务渠道,进而约束政府广义杠杆行为;地产调控政策的定力,也明显强于传统周期,“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等考核,对房企融资影响持续显现中。传统两大引擎受限的同时,实体融资需求走弱愈加凸显、票据冲量明显增多,进一步强化信用“收缩”(详情参见《“宽”信用?言之尚早》)。

传统引擎约束下,宽信用政策如何发力后续还需紧密跟踪。信用环境加速收缩、实体需求持续走弱下,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提前召开等,推升市场宽信用预期。经验显示,信用环境从持续收缩到重回扩张,多伴随稳增长加码、地产政策放松等。但本轮信用“收缩”阶段,地方债务监管和地产调控等政策定力较强,宽信用政策或聚焦结构、对信用环境的影响仍需观察。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近期,信用债融资维持高位,城投债回落、产业债放量。其中,城投债分层凸显、多数省市融资持续收缩;产业债融资集中在建筑、交运等基建相关领域。

(2)城投债融资回落,或与债务监管加强的影响加速显现等有关。城投平台融资受限、债务压力下,部分债务再融资需求可能转向产业债。

(3)产业债融资的放量,大部分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对信用环境的拉动或相对有限。传统引擎约束下,信用“收缩”尚未结束,宽信用政策如何发力还需紧密跟踪。

风险提示:

经济压力加大,债务风险暴露。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9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新书推介

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厘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命题,以及转型过程中蕴藏的市场投资机遇。

法律声明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赵伟:信用债融资放量,透露的“信号”?(开源证券)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