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

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

2400多年前,一个叫子张的人听说当时鲁国的君主求贤若渴,赶紧跑过去请求拜见。在吃了七天的闭门羹之后,他愤愤不平地给国君的车夫留下了一个酸溜溜的故事,扬长而去。他所留下的这个叫《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在后世屡次被用来讽刺那些心口不一的人。手机圈从来不缺的就是精神股东,2021年8月的倪飞和雷军面对着屏下摄像手机略显惨淡的话题热度,或许会想到这个故事。做的时候都说支持,卖的时候怎么人都没了?

在这一年的7月底、8月初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中兴、小米、三星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量产屏下摄像头手机产品,在“真全面屏”概念诞生并被反复提及和炒作多年后,屏下摄像手机终于迎来了第一波大规模爆发。为了攻克屏下摄像头技术,很多手机公司,甚至整个产业链都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在他们以为能依靠这些倾注了多年心血的产品,获得销量与美誉的双丰收的时候,一个巴掌打在了他们的脸上。就像小时候随手往河里甩出的石头,屏下摄像头手机们并没有在整个市场激起太多的波澜。

迄今从未被怀疑的道路

人类是很难达成共识的,所以很多共识都是难得的商机,这一点,擅长割韭菜的币圈最懂。

在小米MIX正式登场前,这个世界上相对更大屏占比的手机普遍还叫做“无边框”手机,这里面包括当年的夏普,以及用了夏普屏幕的努比亚。当然,最赫赫有名的,还是乐视定义的“ID无边框”。

小米MIX是小米当年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它的出现令整个世界赞叹,甚至风光无限地被芬兰设计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慕尼黑国际设计博物馆收藏。逝去的乔布斯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小米MIX仿佛给整个行业点明了前路,难得地把“全面屏”这个概念打造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共识,成为了整个行业努力的方向。在整个行业蒙眼狂奔的几年里,追求更大屏占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政治正确。

然而,和“自动驾驶是未来趋势”一样,共识并不代表着太多的事情,它只代表着大家想要,但不代表大家现在就想要,更不代表大家舍得牺牲其他东西换。消费者更像是伸手党,他们想要的是完全体的、成熟的产品体验,过程中的、半吊子的嘴上支持支持也就算了,真到掏钱的时候,这些费尽心思首发的黑科技,往往在销量上总是鲜有成效的。在这一点上,年年首发、销量年年堪忧的中兴系,其实已经很有经验。

简单了解一下中兴、努比亚这两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手机品牌,你就会发现它们贡献了手机圈近些年大多数的创新,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拍星星的手机”、“业内首创’全网通’”、“无边框手机”、“双屏手机”、“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等等等等。他们每一次首发的黑科技都非常大胆而又前卫,甚至连做智能手表都会做成了特立独行的柔性屏,让人赞叹不已。慢慢,大家已经开始习惯,当某一项技术被大家看好,在其他厂商还停留在想法、概念机阶段时,往往中兴系已经量产出来卖了,并且会卖的不太好。

2020年下半年,中兴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手机中兴Axon 20,也许在中兴自己的预期中,它会像核弹一样在整个市场引起轰动,像小米MIX之于小米,让中兴得到“中兴”。然而,现在的我们都知道答案,中兴Axon 20后来面临的是雨点大、雷声小的窘境。

作为实打实的“全球首款”,2198起跳的价格在看客眼中都算是保守的了,这也是公认可以交朋友的价格。不过老实说,这个教科书级别的纱窗效应屏幕确实让人有点失望,在一个个数码大V的体验视频里,大家见到的是上图(图源b站钟文泽)这样的场景。客观讲,这个程度大概率无法让使用者去掩耳盗铃的。

相对于产品力,中兴更多被吐槽的是它的营销能力。那么多好用的噱头放在那里,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却被同天发布了几款性价比机型的realme狠狠地压了一头,实在是让很多“场外指导”和“精神股东”们捉急,要知道,realme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子品牌。“首发黑科技”、“正面观感极佳”、“价格合理”这些优点放在其他擅长营销的品牌身上,可能就已经被吹上了天。

被网友怒其不争的整套宣传策略中,中兴天机Axon 20的发布会预热海报首当其冲被喷成了筛子。在这张右侧不到30个字的4行文字里,至少用了3种字体、5种字体大小、5种字间距,4种字体磅数。这也导致很多业内人士也因为忍不了这样“懒惰”的设计,纷纷站出来发表一些关于营销毁掉优秀产品的言论。也就是这样,一款有明显“破绽”的产品收获了一水“下次一定”的原因,被归结于中兴品牌的存在感低、宣传乏力。所有的人都没有怀疑方向有问题,都认为换一家公司来干或者产品更成熟一点就可以了,这样认为的甚至包括中兴自己。

技术成熟时?半月内接连到来的三款产品

当我们只讨论量产产品而不讨论那些概念产品时,你会发现2021打响屏下摄像手机第一枪的仍是中兴。

7月底,中兴拿出了自家的第二款量产屏下摄像手机中兴Axon 30,由于它具有强大的先发优势,也成功的抢占了多个“全球首款”的名号,狠抓卖点强势宣发的中兴,大概率能让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看客们稍微露出一些欣慰的笑容。在前摄隐形、屏幕显示和拍摄效果这三个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的中兴Axon 30,也毫无疑问的不再拥有那么明显的“破绽”。依然2198起跳的价格配上了骁龙8系的处理器,让人大呼真香,随后拿到产品的数码大V们也给出了类似“不暗示很难发现屏下摄像头”的高度评价。对于大多数人,它是一款除了是中兴手机之外,再没有什么明显缺点的手机,发布会及后面的那几天真的会有“中兴要成了”的错觉。只不过,在今年想吃口热豆腐的不仅仅只有中兴了,强大的对手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小米又来截胡了。

不到两周的时间,雷军就带着空窗三年的正统MIX续作小米MIX 4出来演讲了,中兴Axon 30来之不易的热度随之被掩盖。抛开那些正面硬刚美利坚制裁的感人故事、跃居全球第二的欣喜不谈,永远处在关键年的小米,还是希望凭借小米MIX4系列再次证明自己的。

5年了,为了超越自己,小米也算是费尽了脑汁。相比起开创了“全面屏”时代的小米MIX,后面几年发布的有点像升级款的小米MIX 2和小米MIX 2S用户并不怎么认可,“窄额头宽下巴”的设计经过了几年的相看两不厌后,最终还是让人有点审美疲劳。在并不独特的创新中,许多用户的期待被耗尽,MIX的续作因为平庸而逐渐便宜的价格也并没有让更多的人买账。随后推出的,完全抛弃初代MIX设计、采用滑盖设计的小米MIX 3更是给人一种“小米急了”的感觉。那阵子还在积极拓展线下门店处在转型期的小米,为了稳住局面而推出的这款手机,也在滑盖设计快速被整个产业抛弃后逐渐被人遗忘。小米MIX 4诞生前还有两个以MIX为名的手机,一款是连外国领导来参观都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小米MIX Alpha,一款是憋了许久才上市的折叠屏小米MIX FOLD,它们确实是对于手机不同形态的勇敢尝试,但始终都没被大家看作是正统MIX续作,更多还是概念机的意味。

小米MIX 4更像是一个来给多年前的承诺画句号的产品。它的确和中兴Axon 30一样,把前摄隐形、屏幕显示和拍摄效果做到了很好,用5年时间,把一块完整的屏幕还给了期待已久的用户。不过,与用户们的预期不同,小米MIX 4并不像初代MIX一样拥有着皇帝般的地位,一直在努力冲击高端的小米只给它定了4999元起跳的价格。

很快,大家也就了解到了这样定价的理由。相比小米11 Ultra这个定价更高的正牌旗舰,小米MIX 4更像一个偏科生,排除掉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屏下摄像因素,它完全是弟弟。屏幕、拍照明显缩水,原本应该在性能上拥有的后发优势也因为没有调教好骁龙888+这块芯片,导致实际表现还不如小米11 Ultra上的骁龙888,长时间的游戏场景相对更加灾难,除了120W的快充几乎找不到能胜过小米11 Ultra的地方。小米MIX 4给人的感觉是,它还不错,但不够眼前一亮,不够震撼,属实没那味儿。

相对来讲,更没那味儿的是国际大厂三星的新机Galaxy Z Fold 3,它在捎带手用折叠形态干掉了历史悠久的Galaxy Note系列的同时,悄悄地也用上了屏下镜头。那些什么折叠屏还能防水的绝活、S Pen什么的咱们也不多说了。单独说说这颗隐蔽性相当一般、素质也相当一般的屏下镜头。

这枚屏下前置镜头仅有 400 万像素,参数上就能看出其有点过于糊弄。并且,作为屏下镜头,它只能在暗色背景下可以成功隐身,浅色背景下它就几乎无所遁形,连渲染图都能看出纱窗效应明显。当然,由于人家有折叠形态的优势在,直接使用外屏挖孔前摄或者后摄来自拍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这也只能勉强算一个不大不小的美中不足。

短暂的半月内,连续推出的这三款屏下摄像产品代表着整个产业链屏下摄像技术的逐渐成熟,屏下摄像手机产品的密集爆发趋势也逐渐清晰。但是,用户的期待并没有被满足,看似还算是没有大毛病的产品也没有那么多人买账,用户是怎么了呢?

为了屏下摄像,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

《脱口秀大会》里的吴星辰吐槽把握不住网友的情绪,说看科技产品发布会,面对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加了一年的班做出的立志改变世界的产品,大家都在刷“就这”的弹幕,而在抖音上看到一个人拿个水瓶立到另一个人的头上,大家却立马表示“这个太牛了!”

这个段子让笔者去反思,我们作为用户关注的点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过于苛刻了,然后发现并不是。除去三星Galaxy Z Fold 3这个颇有点玩票性质的屏下摄像手机产品,从另两款产品上,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看似已经有些成熟的屏下摄像技术,能给到我们还说得过去的隐形能力、400PPI以上的像素密度、120Hz的高刷新率,但仍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代价包括几乎纯靠后期优化的自拍、被迫牺牲的屏幕素质,这种原本就与屏下摄像息息相关的方面,还包括为控制成本被迫保守的性能等等方面。例如小米MIX 4的镜头缩水,江湖传言就是为了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为了控制成本,因为屏下摄像技术毕竟太贵了。这些或多或少的缩水,都放在一起计算,你就会发现屏下摄像手机也没那么香。

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屏下摄像技术代价可能还有不太安全的面部解锁,这也是很多从来不自拍的直男党离不开前置镜头的重要原因。手机业内把面容识别做得最安全的是苹果和华为两家,他们也是最难做出屏下摄像手机产品的厂商,为面容识别准备的各种3D结构光传感器原本是他们的优势,现在不能说放弃就放弃,还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塞到屏幕下面。因此,我们看到的新闻,都只敢说“苹果屏下摄像头在望”、“明后年有望用上屏下 Face ID”之类的,从没有人敢断言苹果今年就要去用。

而那些等不及的、像吃热豆腐的产品,面临的就还是一张彩印照片就能解锁的尴尬(图源b站短的发布会,彩印照片轻松解锁了中兴Axon 30),这也是目前厂商不愿提及的代价之一。

当我们这样去反思时下为屏下摄像做出的取舍,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有些不值。水滴屏、挖孔屏固然看着不爽,但妥协性能、屏幕素质等大家最在意的功能点更让人无法接受。屏下摄像虽然不像很多极端人士所讲是个伪需求,但它很显然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在消费者心中的优先级并不高。这也许正是屏下摄像手机雨点大、雷声小的真正原因。

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

当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被作为主要卖点来营销,它的效果不如意是可以预见的。手机厂商们并非没有发觉,他们执意如此,恰恰是因为整个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和5G、DC调光、高刷新率一样,屏下镜头在未来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但消费者真正值得去为之买账的时间点,一定是它沦为普通卖点的时候。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中兴、小米、三星都做了,你为什么还不买屏下摄像手机?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