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国 数字货币(流金岁月|决算之夜)

  田茂国 数字货币(流金岁月|决算之夜)

文田茂国

  

蓦然回首,人生已越天命;追忆往昔,岁月如歌;风雨人生路,农行伴我行;四十年朝夕与共,懵懂少年今变翁。每每遥想,决算之夜最难忘。

  

这个夜晚,是人生的精彩点缀,是奔跑的节点,是一次次甘与苦的回味,更是人生路上一个个扎实的脚印。比特币交易

  

一九八一年金秋,一个充满着收获和希望的日子,我参加了银行工作,分配到地处山区的胡山营业所。营业所大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中国农业银行胡山营业所,一块是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胡山信用社,银信合署办公,一共有十几人,大家在一块上班,编制不同,有的是银行编制,有的是信用社编制,账务上分别核算,而在工作上,人员是混用的。

  

报到当天,营业所主任给了我一把算盘,一本百张传票,一本汉字练习纸,一本数码练习纸。让我天天练习基本功,没有安排学习具体业务。两个月之后,我经历了第一次年终决算。

  

那时,年终决算这个词在我脑海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从大家忙碌的身影和脸上凝重的表情,我知道,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个日子不同寻常,这个夜晚不同寻常。看着同事们忙得抬不起头来,自己懵懵懂懂什么业务都不会,插不上手,只能做一个旁观者。

  

简单吃过晚饭,大家继续结账,噼里啪啦的算珠声响彻营业室,一派繁忙景象。年轻人在忙着处理账务,年长的同事烧水做饭,时不时地给忙活的年轻同事倒水。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情景。平日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按照礼数都是年轻人给长辈倒水。可以看出年终决算的重要,此时,没有了长幼,只有那些忙碌的年轻人才最重要。

  

几个年轻同事紧张有序地记账,结账,做表。电话也明显多起来。那时,通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数据用算盘汇总起来后,为了快速掌握业务经营情况,都是电话逐级上报,电话不是号码直拨,需要通过邮电局接转,要等很久。支行一会儿来电话要数,主管会计抱着电话播报。拐洞洞、两拐洞、幺洞两。听着这些陌生的词汇我一脸懵。银行是要害部门,听着这些天书一样的报数我没敢询问。还是决算后,我小心翼翼地问老同事,老同事一笑,说:这是报数。拐是7,两是2,洞是0。我听了也笑了,原来,数字可以这样念。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时针已经走过夜晚十二点,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决算的主要业务数据已经出来,营业所老主任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一张张报表整整齐齐,复核、盖章全部准备停当,只等明天一早,主管会计骑自行车去县支行报表。主管会计在支行要待上几天时间,全辖的主管会计聚集在支行把全县的表汇总起来,报表就是这样一级一级用算盘汇总上报。甲乙丙丁各种类新账也一本本建立齐全,总账、分户账、登记簿全都换上了新账皮,帐皮上印着一个崭新的年度。

  

年长同事已经做好了饭菜。这一夜,是一年的总结,虽然是半夜时分,大家都异常兴奋。把两张办公桌并起来,老同事把饭菜摆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不管是内勤,还是外勤,今夜,大家都不回家,全体员工有说有笑,诉说着一年的辛劳,一年的收获。吃过年夜饭,新年的第一个黎明已经到来,元旦可以停业一天,家近的同事纷纷骑自行车高高兴兴回家了,我们几个住所的年轻人可以一觉睡到中午。

  

拐过年,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我被安排到更偏远的山区服务点工作,老主任的话语我记忆犹新,干出纳学不来本事,你去服务点学会计。老主任的这一次决定注定了我一生的工作生涯,四十年来,我从服务点信用社会计学起,到营业所、支行营业部、运营财会部门,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岗位。

  

服务点地处大山深处,坐落在小山村外,四间低矮的石头房子,有五六个人,我们三个年轻人住点。那里缺水没有电,吃水要到三里地外的一个水库去挑;夜晚,一盏煤油灯就是光明;吃饭只能从家里带来一周的干粮。生活虽然艰苦,却是锻炼人的地方。

  

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现在想来,老主任给我找了一位好老师。他是一名优秀的会计员,不仅业务熟练,字写的也漂亮,账记得好,工作细致认真,经常受到支行领导的表扬,二十几岁就提拔为内勤主任。遇到一位良师益友足以受益一生,我的工作作风深受他的影响,甚至我写的字也模仿他,留有他字体的影子。

  

我从最基本的记账、利息计算学起,那时,还是收付记账法,好理解。记得由于自己不认真,账记得差错较多,划了很多红线更正,看起来整个账面很乱。老师搬过账来一一告诉我提高记账效率的方法,对那些惨不忍睹的账页让我重抄,抄完了再仔仔细细复核一遍,直到账对表平满意为止。我刚要把那些旧账页撕毁,老师说:别撕,这是原始记录,要放在账簿最后备查。老师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人生最大的运气是遇到贵人,老主任、我的工作启蒙老师都是我人生中的贵人。还有其他同事,他们在我工作初期,给了我很好的指导。

  

这样学习一年,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决算之夜。

  

平时,老师教我注意做好提前量,免得月末、年末工作积累忙不过来。进入十一月份,老师提前安排做好新旧账簿结转工作,先把新账簿预先填制账首、账眉、账号、户名,在页脚盖好记账、复核名章,承前页、科目名章等,只等年终决算完毕,把上年数字誊抄过来即可。老师的工作理念就是把工作做在平时,避免月末年终手忙脚乱。十天、二十天做一次发生额累计,月末前一天准备月度报表,把下旬数据累计九天,加计二十日的累计数,用铅笔写在月度累计处,到月末日日终,记完一天的账直接加上即可,工作做在平时,可迅速地提高工作效率。年终决算也是如此,每个月结束做一次各科目的自年初累计发生额,年终决算之夜,直接把前十一个月的数字加上十二月的数字即可迅速算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山区服务点地处偏僻,业务量较少,业务范围也相对窄些,大多是个人储蓄,少量的生产大队的收付业务。决算之夜,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迅速完成了年终决算,及时报给营业所做好并表工作。

  

有了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已能独立承担起服务点的会计工作。不久,老师调到营业所工作。又是一年决算之夜,我独立完成了服务点的决算任务。

  

时间到了一九八七年,我已调入支行营业部工作两年,并顺利考入烟台农行中专学校,在学校度过了两年的学习时光,回忆起来,也只有这两年我没有参加年终决算工作。

  

两年后,我带着学习了两年的专业知识回到岗位,对银行业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是只停留在会简单的操作。营业室也有了新设备,配备了电脑,储蓄业务实现了电脑办理。这一年的年终决算,已经淘汰了手工抄制报表,将数字录入电脑,打印出来的报表既快又整洁。从这时开始,业务操作陆续使用计算机,从一开始的单机版,到后来数据联网,储蓄通存通兑。科技的进步,年终决算的工作量越来越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时间到了二〇〇〇年,我被安排到分理处担任内勤主任,恰逢农行上线新一代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业务处理全部纳入系统核算。四年后,我调到支行运营部门工作,负责全行的运营业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决算之夜。近年来,总行又更新了业务系统,上线了波音,系统功能更强大,决算日处理完当天的业务,只需等待上级行的签退指令,决算之夜不用再忙活处理年终的业务,全部由系统自动处理。元旦与平常日子一样,直接开门对外办理业务。

  

这个夜晚,我看到了农行的拼搏与辉煌,看到了农行从壮大到强大,更看到了农行的希望和未来。二零二零年年终日的夜晚,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四十个决算之夜,回首四十年,从珠算到电脑核算,再到如今强大的网络处理;支行报表上的那一串串数字也在不断的增长,从几千万、几亿、几十亿到按百亿计,一个夜晚见证着农行的蜕变。明天,新一年“春天行动”的大幕又将徐徐拉开,去实现新的跨越。

  

简 介:田茂国,笔名:巴陋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content_hash"!"eb06d02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