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自家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 2500公里感受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自家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 2500公里感受”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家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 2500公里感受
自家的特斯拉Model3performance(文中简称M3P)使用了俩月多了,开了2500公里,虽然家里还有部上汽eMG6插混,但是我上下班或者个人出行基本开M3P,这款车的优点,各大媒体都说过了,尤其是关注这款车的小伙伴应该把网上大部分的试车视频和文章都看了遍。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毕竟我是车主也没必要自卖自夸了。这里我就说下使用感受和大家一些比较关心的问题。
2个月2495公里了
为什么要选择Model3 performance?
每个人买车都有不同的理由,我之前的车是凯迪拉克XTS,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两者的区别,那就是当我提凯迪拉克XTS时,我感觉自己开的是美式豪华轿车(2013年),但是当我提M3P,我只是觉得自己买了一台大号的iphone。
要问这两部车区别,其实还是蛮大的,这主要是两者的用车需求决定的,而不是好与坏,因为我后来添置了一台eMG6,这样跑长途的需求大部分由eMG6承担,所以M3P更多的是在上海市内使用,就上海的使用环境而言M3P的续航是完全够用的。而M3P短小精悍的车身和犀利的操控在市区行驶却有着极大的方便,尤其小区停车比起动辄5米1的XTS来说是强太多。其实手上预算决定买什么车最重要的不是车而是你的需求。
M3P有着19寸轮毂看上去确实很有轿跑的味道
当然M3P的后排空间和舒适性就忽略不计了。其实M3P包括Model3其他车型更适合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开,说穿了就是一部四门轿跑而已。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去吐槽他的空间和舒适性,尤其是某装满爱国牌紫色冷却液的车型拿着后排空间和舒适性去对标Model3。或许他们对车消费和认知层次还停留在拉多拉满的需求吧。Model3 拥有的隐形条件远高于同价位的对手。其实车主群也是如此,许多Model3的车主都是家庭第二甚至第三用车。
充电问题和真实续航
许多人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充电问题是头等大事,这一点没错,尤其是作为老小区的车主而言,其实这个担心随着充电桩的普及而慢慢减少。特斯拉的优势之一就是超级充电,在国内可以和蔚来换电一样成为唯二的最没有里程焦虑症的品牌。在市区充电补能的方式很多,充电桩也越来越成为停车场的标配,所以说从便利性而言充电问题在慢慢减少。
接下来就要提下费用问题,首先说超充一度电是2元5左右,算上商场停车费按照车辆20%充到90%来计算一次充电差不多100多。我现在主要自己单位有充电桩一度电时1块5,算下来3毛一公里,当然有人会说我开个卡罗拉这类的车在油价低的时候也贵不了多少,但是别忘了我开的M3P,标准模式下有着5秒左右的加速,运动模式逼近超跑加速能力。
经过上周的OTA后M3P的续航提升到实际满电接近500公里,这个实际续航是类似官方EPA续航并不是真实续航,就像燃油车一样电耗和油耗和个人驾驶风格用车环境有着极强的相关性。我在凯迪拉克XTS百公里油耗在12.2个油,现在开上M3P, 我的电耗差不多在20度电每100公里,按照我前面说单位里的充电费是1.5元一百度电来说,差不多3毛一公里。如果是超充差不多要到4毛到5毛(感觉慢充在充电过程中有电量损耗),所以这就看谁比,我的电耗算高的,如果标准版我看下车友群的电耗差不多在15度电以下甚至更低。但是无论电耗再高比起同价位2.0T的燃油车而言还是便宜许多,如果有家充半夜充那更是接近免费了。从使用成本而言,成本最低的是有家充的,其次是有固定第三方充电桩,最高的是只能依赖超充。这里说下旅行充,电这种做法可以应急或者偶尔使用,如果长期使用需要将插座和线路都要升级比如四方的线和16A配置空气开关(防止长时间高功率输出造成的过热),当然这里是不予以推荐因为毕竟还是有安全隐患。
超充速度非常快
电车的优势并不是使用成本,那种畅快的动力才是,尤其是M3P,在法定限速和合适的超车条件下95%的燃油车对我来说只是想不想超的问题,不存在超不过去的问题。尤其是我这个曾经的通用汽车变速箱用户而言,M3P动力实在太顺畅了。
上海牌照的备案制度
我之前的车XTS是沪牌(俗称沪大牌额度),首先要说明一点在上海你购买纯电电动车和你有没有沪牌其实没有关系的,如果是插混是有关系,如果你有沪牌额度那么买插混只能有大牌额度上。所以理论上是不存在你用大牌上绿牌的事情,那么大牌上绿牌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当你买完车上完牌后,再把你燃油车卖掉(或者提前卖比如像我),你的大牌额度空着按照现行的规定,你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再购置一台燃油车否则这个额度就会作废。但是因为有了绿牌,所以你的额度可以去建国路巴士大厦备个案,这样你的额度等于被冻结在绿牌上,那也意味着你如果要买燃油车那必须把现在的绿牌车卖了才行。所以在这之前还是要思考
参考插混车的上牌规定,我相信用不了多久纯电动车也会采取这个规定。所以个人建议手上有沪牌额度的还是留着吧。
智能化如何改变用车习惯
前面说了这么多,任何一部燃油车或者非智能电动车用户完全理解,但是现在说的智能化才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内容,我们都知道Model3是没有仪表盘,内饰非常的简洁,其实这只是表象,真正的核心是Model3车辆除了开关门和玻璃升降换挡打灯其他所有的控制都是由车机系统控制,系统高度集中,比起其他品牌车机系统只是简单地把手机或者平板功能移植到车机屏幕上来标榜自己智能化,而其余操作依然是传统的燃油车,特斯拉的车机系统更像一个操作系统,就像Windows那样。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比起传统汽车一个OTA就可以让一台车升级改进,而其他大部分车辆只能进4S让技师拿着电脑去升级,不得不说这种理念已经领先传统汽车厂好几年。
我还是那个观点电动车并不是简单地把动力从发动机变速箱换为电机和电池,除了外壳内饰一样外,电动车和燃油车完全不是一个物种,即使是一部电动车,当他还是把自己的娱乐系统标榜自己的智能化,那么他骨子里依然是部燃油车,这种车早晚要被淘汰。
另外许多人注意到了,特斯拉FSD在美国开始付费包月,这意味着特斯拉的软件将来是非常强大的盈利点,随着特斯拉制造成本逐渐降低,在未来买软件送车这种事情或许真的会出现在特斯拉身上。
不足之处与思考
车无完车,这里吐槽他的几个我认为的槽点,首先是玻璃顶,我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买了遮阳帘把上面全遮了,虽然这是特斯拉的卖点之一,但是夏天是真的热,尤其上海动辄37-38的温度,电动车另外一点就是电池比起燃油车更不耐高温,开启温度控制虽然可以解决但毕竟耗电,尤其是没有家充的车主来说。于是我买了把车顶遮阳伞,但是这又是另外的问题因为这把伞是吸盘,所以很容易把车顶玻璃磨花,所以我又得不在车上再贴一个冰甲膜保护这块玻璃。
买了伞防止暴晒,但容易把车顶玻璃磨花
其次是后视镜问题,前面也说由于特斯拉所有的控制都在中控屏幕,所以当你遇到小区里直角弯外加台阶时,你就很费劲,稍不注意轮毂就遭殃,我的轮毂就蹭了一次肉疼一阵,另外后视镜一到晚上光线暗的时候几乎是白瞎什么也看不到,虽然有摄像头帮助,但毕竟不习惯而且也不清楚。据说后视镜变暗的问题,这次OTA后这个项目可以调节,但是上下调节这个确实有点麻烦。
轮毂被蹭,后视镜看不清功不可没……
第三是怀挡问题,其实这个算不上是个问题,这是一个操作习惯,但是恰恰是这个操作习惯存在安全隐患,因为特斯拉是美国车,如果对老式美国车有了解的都知道,许多美国车都是采用怀挡操作,即使是现在像GL8也是怀挡操作,包括上一代的凯迪拉克凯雷德也是。所以如果是美国用户可能会熟悉怀挡,但是国内大部分的用户之前的油车挡位都是在中控台,即使是我开了2个月,我还是经常搞错D挡和R挡。更糟糕的是特斯拉的雨刮器是自动的,启动按钮在左侧转向灯杆挡,这就意味着如果是油车用户刚刚切换特斯拉,又遇到下雨于是下意识的往下拨了怀挡这时如果脚放在油门上;一紧张踩下油门,以特斯拉的加速能力后果可想而知。这就是许多特斯拉事故的原因。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空调控制面板操作,我之前发了视频,大家可以看下。
至于单踏板模式,如果用习惯还是非常好用的,所以这个不算问题,当然如果有人过分相信他的制动力导致车辆追尾却诬陷刹车问题,这就人品有问题了。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自家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 2500公里感受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