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妹妍 实习生 张雨薇

8月28日下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融爱 空间里,一场针对听障人士的写作训练营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学员们听不见,写作老师阮海容通过软件将语音转成文字,实时投射到大屏幕上,方便学员“看”课。据了解,这也是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通过AI语音识别技术全程提供无障碍字幕,有效解决了以往学员“听不到”的难题。

“我手写我心”听障写作训练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融爱空间正式开班

记者在现场看到,报名前来的听障人士远远超出了原计划25位学员的课堂容量,学员年龄跨度从50后到00后,大家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上课。

“筹备听障写作训练营的想法已经酝酿了两年。”项目负责人文伟莉告诉记者,从一个不太成熟的小念头开始,经由广州市番禺区音书无障碍沟通研究中心推出,“我手写我心”听障写作训练营在今年获得第八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成功立项面世。

“经历了疫情期间线上办公后,我们意识到,书面表达对听障朋友们的意义比预想要沉重得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项目,为社会无障碍行动作出一点点努力”。文伟莉说。

提起笔写作,难吗?同为听障人士的文伟莉对此有着更深的体会。

她告诉记者,听障分为手语听障和口语听障两种,对于手语听障人群而言,因为手语的局限性,他们在手语交流中大多使用日常且简单的词汇,词语运用相对贫乏,而更为困难的是,“手语的语法和写作的语法不一样,比如说猫抓老鼠,用手语表达是老鼠、猫、抓,在手语中还常常省略虚词,如我去看电影,用手语表达只有我、电影,因此手语听障人士在写作时经常会词不达意,造成沟通障碍。”

“我明年参加高考,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17岁的听障人士小陈和她的同学参加的是训练营的基础写作班,她打着手语告诉记者,特殊学校里写作训练比较少,此次训练营老师第一节就详细讲解主谓宾的概念,对她们来说还要好好掌握,“最想学好如何写作文,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要求了”。

原广东省聋人协会主席邹建生已经年近70岁,也报名参加了写作训练营。她告诉记者,很多和她一般年纪的听障人士都报名了写作训练,无论年纪大小,他们的写作需求都是很迫切的,“自己退休后想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相对其他听障人士而言,我有一点文字基础,但怎么能写得更好,需要跟着老师学习怎么写作。”

邹建生任职聋协主席期间,长期关注听障人士权益。在她看来,举办针对听障人士的写作训练营还有更现实的需求:很多老年听障人士过去没有条件系统地学习写作,去医院看病难以准确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只能带着家属或手语翻译去就医,“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写作,能帮助听障人士解决看病时表达的难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在无声世界里书写心声:广州首个听障写作训练营开班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