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心理学:在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爱,而是这两个字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心理学:在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爱,而是这两个字”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在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爱,而是这两个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两个灵魂的相遇就像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一丁点的反应就会彻底改变它们。”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中国古代对爱情的看法,“每个人生来只有一半,要花一生的时间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是西方国度对爱情的探讨。
爱情与感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婚恋观,恋爱观都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以社会意识的形式存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天性。爱情的复杂性与永恒性让它成为了生活中永不过时的讨论话题。
爱情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在大部分时候都有极强的主观性我们所选择的恋爱对象都是一种主观投射,这种投射可能涵盖了你的童年经历也涵盖了你对自我的认知。
人生中的一大幸运就是遇到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填补了孤独感,共同搀扶走过此生,爱而不得则是最痛苦的事,任何事情都能依靠努力,唯有感情不遵守规则。
爱,在意与喜欢都会给人以一定的力量,让人积极,而逐利的人性也让爱也变得具有欺骗性,于是如何寻觅真心对自己的人也是一大难题,蜜语甜言在很多时候会让人乱了阵脚,误以为爱是在意的最高形式,其实在意与喜欢的最高形式并不是爱,而是这两个字—心疼,看似无关紧要心疼实则藏了无数的情感。如果你在另一半身上感受到了这两字,那么我要恭喜你很幸运,一个心疼你的人很难得。
关于为什么是这两个字,一位高赞贴主是这样回答的:
“最初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他觉得各方面都不错的女孩,有一次和女孩坐电梯的时候,女孩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第一反应是尴尬,而后他认识了现在的女友,女友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一边生气一边唠叨,疼不疼摔哪了,他气的不是女友,气的是自己没看好女友。”
故事很短,区别也出现了,一个真正为你好的人,会下意识的怜惜你,心疼你,如同父母一般唠叨,唠叨中也全是无言的在意与心疼。
一段亲密关系的本质是陪伴与治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口也有自己的缺陷,有的人看到你的不堪会“落荒而逃”,有的人会因为你的不堪而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
美国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Roland Miller)与心理学家丹尼尔铂尔曼(Daniel Pullman)合著了《亲密关系》一书,书中提及到亲密关系,也就是一段爱情会经历四个过程:
月晕阶段(Lunar halo stage):多见于亲密关系的开始,共性吸引让两个人确认了恋爱关系,决定在一起,这是恋爱中甜蜜期,大多关注到另一个人的优点,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
幻灭阶段(Disillusionment stage):矛盾与争执开始出现,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变故与考验,开始认识到对方并不是想象中那般完美,幻灭阶段一般是一段亲密关系的转折点,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会使二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反之则会就此结束,幻灭阶段是考验也是抉择。
自省阶段(Introspection stage):经历过这段关系后,对于感情,对于自己与他人又有了什么样的新的体悟。
启示阶段(Enlightenment stage):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维系亲密关系,与经营长久的两性关系。
这个过程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认清,不仅要认清关系,还要认清自己的需求,在大多数时候认清与权衡利弊挂钩,虽然认清是理性的,是应该的,但是在很多时候认清也显得“冷血”。
心疼在大部分时候是盲目的,焦急的,并不是理性的,理性的爱情在大部分时候要么是凑活生活,要么是利益交换。
假使一个人一开始就以这种认清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关系,那么你们的亲密关系也只能进展到具象的交换之上,很难深入了解,“智者不入爱河”理性并不会出现在真正的爱情面前。
亲密关系中的第二个阶段是每个情侣都会面临的巨大考验,在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缺陷逐渐显露,在难以改变的习性面前,他会触及到你不为人知的软弱与自卑,这是一种赌博,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并不完美的你,嘴上说着爱你的人,可能逃得最快,而让你觉得心疼你的人,则是最沉默的人,他们会紧紧地抱住孤立无援的你。
心疼和唠叨多见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是本能是下意识的反映,有的人可能会在节日给你送花,送礼物,为你安排生日聚会,可是他们无法接受你的不完美。他们所喜欢的一直都是幻想中的你,所以他们可以对你好,但是他们给你的好让你感觉不到被心疼。
父母从不说一句爱你,然而一言一行中又全都是在意,爱与在意其实很简单,简单到越心疼你的人越爱你,因为他们是真心希望你好的人,害怕你过得不好。
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任何一段关系中,唠叨与在意都会成正比,因为他们在意的是真实的,不完美的你。
爱情的本质是一段亲密关系,任何一段亲密关系的建立都是基于两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所以也不要将自己的唠叨与在意错付出本就不需要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汤糜达
编辑 | 十月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Nkwcomb, T. M. The varieties of interpersonal at- traction, In D. Cartwrighl & A. Zander (Eds.), Group dynamics. (2nd cd.) Evanston: Row, Peterson, 1960.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心理学:在意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爱,而是这两个字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