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区块链事件(北京大学刘晓蕾:区块链使资产信用成为可能,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傅碧霄 冉学东 北京报道
10月23日,由《华夏时报》、水皮杂谈、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以及Cointelegraph中文共同主办的“探索变革,服务产业2020华夏时报产业区块链峰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和会计学教授刘晓蕾发表主题为“区块链与企业融资”的演讲,详细分析了区块链技术能为企业融资带来的深刻改变。
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刘晓蕾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转型关键阶段。
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新基建里有一项信息基础设施正是与区块链相关。比特币购买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意见》强调,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同时,今年的疫情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经历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变革。“消费互联网起源于3G时代,基于安卓、IOS两大平台,成就了苹果、BATJ等巨头,产品集中在购物、社交、搜索、支付、出行等领域;而工业互联网,诞生于当下的5G时代,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边缘计算云平台,智能+等工业领域应用以及新的巨头公司将应运而生。”刘晓蕾这样说道。
刘晓蕾认为,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最大区别在于,消费互联网以人为ID,工业互联网以物为ID,以物为流量入口,每一个空调、手机、智能设备都可以作为收集数据的ID,可以预见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是海量的。
从人口红利到数据红利
刘晓蕾表示,数字经济转型与工业互联网时代开启,促进我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向数据红利时代过度。
以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和人口红利,而现在产业过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出现,下一个可以依赖的要素就是数据。过去我们积累了大量数据,未来也将收集更多数据,这些数据并未充分使用。如果数据作为新要素进入生产过程,那么未来中国还将迎来10-20年的增长红利期。
数据对于各市场主体都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政府来说,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能促进土地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化;其次,对于企业来说,数据能够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为企业拓展新的融资方式。
但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前提是,数据能够确权、分享和使用,而这也正是区块链能够做到的。
从主体信用到资产信用
数据经济时代,依靠区块链的技术,企业融资也将从主体信用向资产信用、交易信用方式转变。
在以往传统金融模式下,融资依赖主体信用,金融机构通过审查企业的资质、规模等条件来发放贷款,所以很多小微企业贷不到款。
2016Q1-2018Q2 中国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占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由上图可见,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刘晓蕾认为小微企业的资产信用是关键。
中国人民银行陈锋所做《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总量与结构特征》一文中数据显示,未来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是现有融资需求的1。416倍,意味着现有融资还应再增长41。6%。而大型企业通过商业信用将自身资金压力转移至小微企业,大型企业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2。7%,而小型、微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37。8%和43。7%。
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143418。2亿元。
","content_hash"!"054fcaf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