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壹账链有什么特点吗?在区块链应用上
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正式推出区块链解决方案——壹账链。据介绍,该解决方案有三大优势技术,在FiMAX底层框架上,Sparrow隐私中间件为数据隐私安全提供保证,Core高性能底层提高吞吐量,Concord一键部署和管理平台优化用户体验。
众所皆知,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区块链在实际生产环境中应用还存在不少的技术阻碍,比如吞吐量、扩展性、共识机制、隐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其中,针对吞吐量、隐私性、可管理性三个问题,比特币价格壹账链BaaS平台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措施。
壹账链可以分为两层,底层架构与API,再向上承接业务场景。据雷锋网了解,壹账链的底层框架最初是受到Hyperledger Fabric的启发。金融壹账通科技中心区块链产品总监陆一帆此前是Fabric联合创始人,他告诉雷锋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他发现Fabric并不适合应用于生产环境,他与社区的发展理念逐渐出现分歧。
“Fabric的优点在于数据同步传输,壹账链也借鉴了这一点,但是它不够重视隐私问题。而且,我认为在实践中共享数据几乎不可能实现,那么智能合约的作用也很有限。”
所以,在借鉴 Fabric的基础上,他们贴合实际金融行业对底层框架进行了改造,并取名为FiMAX。“Core或许还和它(Fabric)有些血缘关系,但Sparrow和Concord是全新的。“
据他介绍,FiMAX Sparrow隐私中间件主要有三个特点:可授权加解密、零知识检测库、匿踪查询。
“关于可授权加解密,其实它涉及到现实中最大的问题——数据共享。因为数据是有商业价值的,没有机构愿意共享数据,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我们在2016年底推出了可授权加解密。数据参与方自己进行数据加密,加密之后可以在任何时间段决定谁能解读这个数据,数据全部是密码。”类似于,手机APP在调用通讯录、短信等权限时需要向用户申请。
而匿踪查询是指任何链上的操作都不会导致链上信息以任何方式泄露。
陆一帆还重点提及了零知识检测库,或称为零知识证明技术,即交易参与方可以在无法对密文解密的前提下,对第三方交易密文进行交易合规性检测。据称,它可以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多套零知识检测技术。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其隐私保护效果,发布会现场摆放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屏进行demo演示。在进行一笔资产交易时,只有交易相关方才能看到具体的账户信息及转账份额。若是不同机构间的交易,也无法得知对方机构的账户信息。
FiMAX Core的关键效果在于提高吞吐量。据了解,壹账链采用了自主产权的GCCA国密加速技术,可以使国密效能在X86的环境下提升近百倍,也更优于密码机方案。而传统采用HSM加密机等硬件模块方案。据称,只需使用 2。1Ghz 的 8 核 CPU 就可支持 5000+ 笔每秒的交易吞吐量,提高硬件配置可达单链输完级别吞吐量且不受密码运算影响。
节点准入、统一集中配置管理是高效网络空间管理的核心。而“应用部署难、管理难”两大难题也成为掣肘区块链发展的关键点。“在推动行业应用区块链的过程中,随着商用价值的提高,厂商也越来越看重看重用户体验,其中包括节点部署、管理和监控等”,金融壹账通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黄宇翔表示。
FiMAX Concord提供了操作方便、简洁的界面。一键部署、初始化管理页面等工具降低管理节点的技术门槛,多个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窗口帮助运维人员准确实时监测网络或节点异常。在网络管理方面,可将网络创建、CA对接等复杂操作简单化,向网络管理员提供最简单的操作页面。
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是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就是一个大账本。目前是各自记各自的账
概括来说,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像一个数据库账本,记载所有的交易记录,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这项技术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渐得到了银行与金融业的关注。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无须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点,正在走进政府决策、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视野,并应用于数字货币、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
区块链能用来干什么?从目前来看,区块链最明显的应用就是比特币。区块链最早得到关注也得益于比特币。
国金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钱路丰表示,区块链目前最为典型的应用场景有三类:
一是币类应用,如比特币、以太币等;
二是传统金融领域,比如区块链技术联盟R3、Hyperledger等,汇聚了高盛、中国平安、汇丰、IBM等机构,致力于在金融领域的跨境支付、金融票据管理等应用场景;
三是非金融的领域,如在能源、奢侈品、电信、互联网等领域。
A股计算机板块的上市公司,都在股权投资、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等方面对区块链进行积极的布局。但因为孵化一新的团队、新的项目/产品/服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多上市公司在区块链技术研发、场景化应用等方面,还处于前期培育试错阶段。
就区块链在金融与非金融领域的应用,兴业证券表示,目前包括银行、交易所在内的众多传统金融机构对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等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并开始探索其在跨境支付、票据交易、证券发行等环节的实际应用,部分业内领先者已经进入概念验证与项目实施阶段。
伴随着共识机制等底层算法的改进与革新,互联网企业与非金融业企业也开始探索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版权流转、病例管理等金融外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