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我必须有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状态,因为生命禁不起等待。”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敦荣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面对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周敦荣却没有怨言也从不言累,每次参与救治时都是百分百投入。从医35年,遇到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大考”,她总是担起重任,带领团队把一个一个重症病患从生死线拉回。“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周敦荣说。

近日,周敦荣获第五届“广东好医生”称号。

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敦荣。

坚守抗疫:

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从医多年,周敦荣经历过不少与疫情的“战斗”,最近一次就是去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夜,三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紧急送院。接到电话已是深夜,周敦荣立即起身走出家门,赶往医院。

经过紧急商定,应急处置方案初步确定,而周敦荣则几乎通宵未眠。次日,她临危受命,调任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综合病区主任。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给专门负责救命的重症医学科带来不小的挑战。当地新冠患者中有一对年逾六旬的夫妻,均为重型患者。2月8日,妻子病情恶化,血氧指标跌至有创通气范围,按常规可插管上呼吸机。

周敦荣和专家组讨论,认为患者无其他脏器损害,可暂不插管,但需做好随时插管的准备。随后,住在隔壁病房的丈夫得知妻子的情况后氧合指数急剧下降,情况急转直下。

经过仔细分析,周敦荣认为夫妻俩进食和配合度较好,一旦插管,会影响营养摄入,且患者在镇痛镇静状况下无法主动配合治疗,难免增加感染风险。同时双方插管影响相互的沟通,情绪必然波动。

可是不做有创通气,一旦患者死亡,则可能被认定插管不及时导致治疗延误,周敦荣首当其冲要承担责任。她思虑再三,认为要以患者生命为重,不到万不得已,仍然执行目前的治疗方案。同时,她要求大家更加精心守护,自己也常在患者床边仔细观察。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这对夫妻患者的病情逐渐向好,最终治愈出院。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周敦荣在隔离病区坚守43天,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她带领团队先后治愈19名患者,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2020年9月,周敦荣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职业生涯中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既兴奋激动又倍感自豪,但更多的感受是责任。”周敦荣说。心系患者,周敦荣接受表彰当晚便从北京赶回阳江,第二天一早,又准时出现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

周敦荣和团队在为患者查房 。

投身重症:

建起地区重症救治的标兵科室

1986年周敦荣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后分别在儿科和内科工作。2002年6月,她调入广东阳江市人民医院工作。

调到阳江时,恰好碰上医院重症医学科人才紧缺,她便毅然选择了这个任务重、责任大、又忙又累的科室,一干就是20年。

初到重症医学科,很多事情要从零开始。周敦荣善于学习,很快熟悉并掌握了ICU特需的救治业务和相关操作。十多年来,她不断精进专业技术,先后主持或参与市级科研立项5项,发表论文近10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逐渐成长为阳江市重症医学专业的技术权威。

在科室建设上,她虚心请教,逐步完善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多年来,周敦荣坚持每周组织一次政治小学习,引导科室医护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每周进行业务大讲课,每月开展一次理论、技能测试。

而她自己更主动担当表率,长期坚持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同事眼中,周敦荣是名副其实的“女超人”,科里年轻人说:“做穿刺置管等技术操作时,如果周主任在身边,我一定会做得很好。”

在周敦荣带领下,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科大学重点专科,更是地区重症救治的标兵科室和医学高地。

【记者】余嘉敏

【作者】 余嘉敏

广东健康头条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点赞广东好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周敦荣:穿上白大褂就要担起这份责任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