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大数据(区块链+大数据,探路数据使用的边界)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已上升至基础战略资源地位。利用数据进行竞争已成为绝大部分企业的共识,然而数据日益商品化,大规模处理数据的工具变得更便宜、普及,数据的使用边界变得越发模糊,诈骗电话、比特币购买精准营销开始对用户进行围追堵截。
12日,工信部通报下架48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持续推进个人信息保护工作;5月13日,工信部通报下架包括天涯社区、大麦、途牛旅游、VIP陪练、脉脉在内等90款侵害用户权益的App;3·15晚会知名汽车服务门店、卫浴品牌门店人脸识别滥用事件。。。
7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包括低价倾销、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等一系列价格违法行为,其中新业态价格违法行为中的大数据“杀熟”尤其引人关注。
6月29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八部重要法规,其中,《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作为国内首部涵盖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数据安全领域的立法,率先提出“数据权益”的概念,强化个人数据保护,探索建立“数据交易”制度,力图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最大程度激发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价值。
大数据的野蛮生长开始进入倒计时。
一直以来,大数据领域虽已有众多成功应用,产业链逐渐完善,但就其效果和深度而言,尚处于初级阶段。且“数据孤岛、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问题一直是大数据发展头顶挥之不去的乌云。
一方面,数据共享开放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于单一组织机构而言,靠自身的积累往往难以聚集足够的高质量数据。但于企业来说,数据中蕴藏着自身的商业秘密,也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机会,对于开放和共享数据往往保持谨慎态度;其次,于信息被采集者而言,用户由于担心隐私被泄露而不愿意提供敏感数据的真实情况更是常态。
此外,大数据帮人们发掘了许多高价值信息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暗数据”,即处于未被利用、价值不明的状态的数据。2020年IDC研究数据表明,在可用的企业数据中,只有32%的数据得到了有效利用,2/3以上的数据未被利用,闲置在企业组织的数据孤岛中。
打破信息孤岛、盘活数据存量成为大数据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域乎科技看来,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崛起,必将帮助大数据突破困境,两种技术在相互融合中共生共长。
以域乎数字农业联盟链为例,域乎基于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在不同地区搭建农业联盟链,作为赋能农业产业的基础设施,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作为节点接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流程的同时,通过差别化的加密技术保障不同主体对数据不同的密级要求,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共享开放到联盟链上供各方使用,破解数据孤岛难题;区块链与物联网的强强联手,保证链上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通过数据追溯机制改善数据的可信度,使得数据获得强信任背书;“加密和安全”作为区块链应用的基本前提,数字签名、私钥、“时间戳”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长远来看,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信息化进程的新阶段,其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形成与繁荣;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区块链的价值。于区块链来说,更需要借助使用场景和其他技术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效应,而大数据可能是区块链完美的“借力点”之一。
","content_hash"!"2088ea4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