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多数人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降低风险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多数人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降低风险”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数人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降低风险
虽然癌症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但是,在普通百姓里的印象中,癌症,仍然是少数人的不幸命运。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因为,最新的研究表明,超过97%的人,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所谓易感,就是得病的可能性高于其他人;并且,具有遗传风险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罹患癌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癌症风险吗?咱们现在来解析。
咱们今天要介绍的科研结论,来自中国学者的研究。这项工作是由中国工程院及南京医科大学等多个机构共同完成的,论文发表在最新1期的《癌症研究》杂志上。研究者构建了20多种癌症位点的多基因风险评分,采用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44万多人的生物样本信息。
研究发现,20多种癌症的多基因风险评分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几乎都与特定部位的癌症发生风险相关,超过97%的个体,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就是说,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着至少罹患1种癌症的可能性。换句话说,预防癌症,关系着大家的健康,每个人都不能例外。
研究还发现,遗传和生活方式,对癌症的总体风险,具有联合影响。具有中度到高度遗传风险,并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男性,罹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99倍,女性会增加1.38倍;如果生活方式健康,男性的5年癌症发病率,会从7.23%下降到5.51%,女性会5.77%下降到3.69%。就是说,在咱们无法改变先天的遗传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只要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就会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者所定义的健康生活方式,具体的指标是,不吸烟或戒烟30年以上;不喝酒;体形正常,身体质量指数BMI为18.5到30;每周至少剧烈运动75分钟,或者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多吃水果、蔬菜、全麦谷物、鱼,少吃红肉、加工肉类。
关于癌症的遗传风险,国内外学者曾做过大量研究。美国、丹麦、芬兰等国的学者,曾于2016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过1篇论文。研究表明,至少有22种癌症,属于遗传疾病。目前,学术界认为,具有较高遗传风险的癌症,共有5种,分别是乳腺癌、胃癌、肠癌、肝癌、鼻咽癌。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曾患这5种癌症,就需要加强早期筛查及预防。
随着癌症知识的普及,大家对癌症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易感人群,仍然忽视了癌症的预警信号,错失了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机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肿胀;身体上的痣,发生外观变化;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不明原因的出血;体重骤然减轻,却没有明确原因;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持续性疼痛或者伤口难以愈合;持续性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这些异常的变化,通常都是癌症的预警信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进行全面检查。
预防癌症,降低风险,除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早期筛查以外,还要重视炎症的影响。2013年,《柳叶刀》杂志上曾经发表过1篇论文,研究表明,全球大约16%新发现的癌症,是与炎症相关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映证。比如,美国学者发现,与炎症相关的白细胞介素15水平升高时,会导致大颗粒淋巴细胞变成癌细胞;研究还发现,某些癌症,会通过微生物依赖机制触发炎症反应,推动癌症的形成和生长。命运,这个词,可以分开看,命,是指先天禀赋,或者导致癌症的基因构成;运,是指后天活动,或者咱们的生活方式;命,难改;需要把握自己,想清道理,健康生活,才能减轻癌症危害。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多数人至少对1种癌症易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降低风险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