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

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

1996年6月30日,反派演员陈述与第二任妻子李波成婚,但是这注定是一场得不到子女祝福的婚礼。

原因无他,因为陈述此时已经76岁了,而李波才不过46岁,年龄相差整整三十岁,在世俗看来注定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李波还带着四个孩子。

一直到2006年陈述去世,这场看起来有些胡闹的婚姻才算结束,这十年间,陈述携手李波度过了五年的幸福时光,五年的风风雨雨,最终陈述在李波的照料下离世。

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最后五年是在病床上,而非在舞台上度过。

优渥家境下一帆风顺的少年

家境的优越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

1920年陈述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得益于时代的原因,那时的上海可谓是中西交融的核心。

青年陈述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咿呀学语的孩子白天在母亲的引导下笨拙地念着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样的东方经典。

到了晚上临睡,父母又轻声述说着像《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这样的外国名著。

而这些使陈述自幼就充满着东方的虚心谨慎,同时性格中又包含着西方的自由进取。

伴随着年龄的成长,陈述进入了当时上海有名的万竹小学,在万竹小学陈述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为后来陈述的演员生涯拓宽了道路。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国内的局势日益动荡,而处于全国经济核心的上海更是深受其害。

老年陈述

陈述的家庭也随着国家的局势日渐败落,但好歹也算的上殷实,所以对于陈述日后的安排倒还算有能力。

一方面陈述的父母对于儿子只期望一生顺遂,另一方面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15岁的陈述停止了学业,进入了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担任职员。

在成年之后,1939年年仅十九岁的陈述又进入了上海邮政管理局任职。

无论是商务印书馆的工作,还是邮政管理局的职位,在当时无疑都是体面而又稳定的工作,所以在前二十年陈述的生活可谓是一番风顺。

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陈述的梦想吗?自幼就对表演充满兴趣的陈述并不甘心这样一眼看到死的日子,年幼的少年充满着对于未知的渴望与兴奋。

乖巧少年的惊世骇俗

放弃体制内的铁饭碗,到舞台上去!

1948年,陈述开始担任文华、大同等影视公司的特约演员,彻底进入演艺圈。

儿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陈述终于成为了一名演员,但在旁人看来无疑是不可理解的。

陈述剧照

因为在当时资本尚未进入演艺圈,所以演员的工资并不高,而且受限于演出机会,所以收入很不稳定,陈述是疯了吗?

幼年家庭的熏陶让陈述性格中蕴含着对自由的追求,所以邮政局的工作虽然好,但一成不变的生活却并不适合陈述。

而陈述的选择也并不是完全不负责任的玩闹,除了对自由的追求外,谦虚谨慎也是陈述的特点,早在做出决定之前,陈述就已经混迹未名剧团、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等职业表演团体多年。

陈述(左)表演相声

多年来的话剧表演,为陈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虽然是上海本地人,但陈述在表演角色之时,字正腔圆不会夹杂口音,台词功底更是深厚。

多年来的话剧表演并不是简单的丰富闲暇时间而已,那是少年对于梦想的追求。

由于出色的表现,所以在1951年,入圈不过三年的陈述就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美国之声》。

一个真正的演员的认真

表演几个角色算不了什么,唯有惊艳四方才能让观众记住。

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让人知道你是在演戏不算厉害,唯有以假乱真才算惊艳。

陈述(中间)与朋友合照

而陈述就是一个每一个角色都能够演“活”的人。

在《最后的贵族》中陈述需要对一个讲英文俄国乐师配音,为一个俄国乐师配音并不困难,讲英文也不不算难,毕竟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会讲俄文或者英文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两者加在一起就绝非易事了,因为讲出的英文要夹杂着俄文的口音,而陈述最终完美的演绎出了这种感觉。

陈述(右)与朋友合照

当时的导演谢晋心中明白,此事如果完美的完成绝非易事,所以就已经做好能够完成英文配音就已经不错的心理准备。

结果陈述交上来的成果超出谢晋的意料,在一番询问后才得知原委。

完美的成果,需要超乎常人的努力,即便是天才也不例外。陈述能够完美演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真的见过讲英文的俄国乐师。

早年混迹各个剧团的陈述,不仅仅是担任话剧演员,担任主持人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在上海国际饭店陈述有幸担任过活动主持人,而其中恰好就有一个这样的乐师。

陈述漫画

模仿与观察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但仅仅是在舞台上还远远不够,舞台上的艺术表演是有限的,而人生的各种际遇是无限的。

哪怕是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上其中的各种细节依旧是不同的,而陈述就是一个连日常生活都不放弃观察的人,他自己既担任着人生中的角色,又做自己角色的观众。

经此一事,演艺圈都知道了陈述的能耐,于是各种各样的角色就来了。

但这不过是圈内扬名,圈外知道陈述的人依旧是少数,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多年的打磨,一旦出鞘必将惊艳四方。

陈述《渡江侦察记》剧照

1954年年陈述得到了真正做到了扬名四方,在革命电影《渡江侦察记》中陈述出演敌方情报处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反派角色,但陈述却将其表演得活灵活现,陈述的长相十分端正,并无凶恶之象,按理说先天上并不会有太强的压迫感,但是凭借着对细节的无限复原,陈述硬是让整部电影险象环生。

同台主演孙道临曾说:“陈述的演技绝非偶然,你如果看见他的剧本就会明白了,永远是标满了批注……”

是的天才般的表演下,是超乎常人的付出,揣摩好角色每一次的心理变化、动作神态、乃至语气波动,在别的演员看来是理想情况,但是在陈述这里只是常态而已。

《渡江侦察记》漫画

《渡江侦察记》中,陈述将敌方情报处长爱惜仪容,阴险狡诈,凶狠毒辣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一句台词“根据情报,饺子还是老李家的好吃”更是成为当年的流行语录。

成名与否对于陈述来说并不重要,他在意的是表演好每一个角色,因为他是一个演员。

他的妻子李波曾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陈述明明已经这么有名了,而且演绎出这么多经典角色,还像刚入行的小演员一样,做那么多基本功的练习。

陈述墨宝

陈述对此回应道:“艺不压身,要尽可能地和时代同行。要不断磨砺手中那柄“无形的剑,”时刻让它处于锋利的状态。大浪淘沙,任你过去如何知名,观众如果遗忘,那就真的没戏了。

是的,陈述用他的一生证明了这句话,反派?配角?在陈述眼中和其他角色并无不同,他认真的演好每一个角色,而观众也将他的每一个角色都记在心中。

岁月不曾洗去的清醒

陈述一直都是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因为这种清醒,所以在青年时他就敢辞去铁饭碗当职业演员去,因为这种清醒,所以在成名之后他依旧像新人一般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

这一次的选择不是在舞台上了,而是在人生上,所以陈述选择了与相差三十岁的李波成婚。

这样大胆选择背后,除了对人生极为清醒的认知外,缘分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或许是命中注定。陈述的一生注定要与演员这个职业相纠缠,陈述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陆维华,是一名话剧演员,他们因戏相识,三观上的相似使得两人除却爱人外,更是一位知己。

但不幸的是人生总是存在一些缺陷,因为生产的原因,陆维华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身体不好,直到1991年去世。

而与李波的相识也是在新疆的一次演出中结识,在那场演出中陈述与李波配合默契异常,恍若故交好友一般,从此以后这个聪慧大方的姑娘就给陈述留了一个好印象,但任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走在一起。

陈述与李波

所以当多年后两人再次相遇产生感情后,除了外界的压力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的那道坎。

但在这件事上清醒的不只陈述一人,李波也同样清醒,当时的陈述已经76岁了,李波也有46岁,加上双方各自有着孩子,这其中的重重压力让陈述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

一直到李波对陈述说:“我们究竟是为了自己成婚,还是为了孩子们成婚呢?”陈述才明白李波的心意。

这个热情大方的女子是一个同样清醒的人,她尚且不畏惧重重压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陈述评价自己的漫画头像

婚后两人感情极好,哪怕是当初反对他们成婚的朋友都改变了当初的看法,但是陈述的子女却一直反对。

为了避免冲突,陈述与李波自上海市中心淮海路搬到了偏僻杨浦区,由于距离问题,所以见面的机会少,冲突的确没有那么频繁了。

但也因为距离的限制,导致李波与陈述的子女并没有太多交流,陈述子女两人成婚的误会一直没有解决,日后陈述的子女与李波反目倒也是必然。

前排左一陈述

陈述因为工作问题,所以一忙起来就经常什么都顾不上了,闲暇之余又喜欢打麻将,为了陈述的健康考虑,李波为陈述定下了规矩。

比如一周只能打两天麻将,空出一天修理家中物件,再空出一天用来休息,陈述本人也是乐于接受,所以每逢朋友邀请打麻将,陈述总是笑着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能去。

就这样陈述与李波度过了他们婚姻前五年的幸福生活,但这一切都随着陈述的病重而改变。

陈述与李波合照

2001年9月13日,陈述像往常一样前往老友孙道临家进行排练,两人是老搭档了,早在《渡江侦察记》中就有过精彩的合作,所以哪怕是陈述精益求精的要求下,排练也并没有太多困难。

但没有人想到,这竟然是陈述最后一次表演了,向来身体不错的陈述突然晕倒,在急忙送到瑞金医院后,经过诊断,发现是脑梗塞。

是的这一次陈述不得不离开他一生热爱的舞台了,面对前来看望的好友叶惠贤,陈述躺在病床上悲切的痛哭道:“老叶啊,我再也不能演戏了……”

电影频道对陈述的介绍

一个很清醒的人,往往对事物的追求是超乎寻常的专注,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一旦失去往往会加倍痛苦,而陈述无疑就是这种情况。

叶惠贤沉默了,因为他们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同一类人,所以他更能够理解陈述的痛苦。

如果真的要脱离舞台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死亡更令人难受。

陈述的子女已经做好了李波离开的准备,因为陈述目前的情况无疑是一种拖累。

陈述的追悼会

出乎意料的是李波并没有离开,反而为了更好地照顾陈述辞掉了在酒店的工作。

陈述当时的退休工资是每月1132元,按当时上海的物价来说,仅仅能够满足日常开销,如果说是治疗像脑梗塞这样的重病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了给陈述治病,李波向亲朋好友借钱,但也不过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最后迫于无奈,李波向自己的儿子寻求帮助,奈何几个儿子也不过是普通工人,实在有心无力。

看到李波这样的委屈求全,陈述一度想过自杀,他不想成为李波的拖累,但都被李波及时阻止了。

为了打消陈述自杀的念头安心治病,李波对陈述道:

“你以前是为了演戏活着,现在就权当是为了我吧。”

李波看重的从来都不是陈述的名气或者是财产,这对于李波来说如果只是为了这些,她大可不必如此付出。

早在和陈述成婚之时,她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热情的新疆女子和陈述一样清醒,她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后排左一陈述

老李饭店开张了

随着病情的发展,陈述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糊涂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他渐渐忘记了很多人,也渐渐忘记了很多事,但是却是不是的还蹦出几句台词,那是岁月在这个老演员身上留下的荣耀。

李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造化弄人,为什么陈述这样的演员,偏偏会得了脑梗塞这样的病,折磨着他的身体,同时也在折磨着他的精神。

在陈述的老乡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为首的社会各界帮助下,陈述的治疗压力逐渐减小,但依靠捐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方面出于经济原因,另一方面出于对陈述的寄托,在上海的某处街道上一家小小的饭店就开张了。

饭店名叫“老李饭店”,饭店代言人照片是一个清瘦的老先生,旁边还缀着一句台词:“根据情报,饺子还是老李家的好吃。”

2004年陈述病情加重,已经无法脱离家属照顾了,所以李波就将饭店托付给弟弟经营,抽出时间陪陈述走过最后一程。

期间陈述的子女对于陈述看望并不热切,治疗更是李波一人负担,前来看望也更多的是出于责任。

陈述的陵墓

2006年10月17日陈述于上海瑞金医院病逝,这个一生清醒的老演员,终于结束了五年来的浑浑噩噩,神志不清。

但陈述离去,并没有代表着矛盾的解决,尤其是在陈述神志不清这几年,陈述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而这彻底引爆了李波与陈述子女之间的矛盾。

因为随着上海的发展,杨浦区的那套房子已经价值百万了,陈述的子女认为那套房子是陈述购买的,理应由他们继承,这本无可厚非,但陈述病后,他们的表现实在令李波寒心。

病重的陈述与李波

对于陈述子女的要求,李波寸步不让,这无疑是彻底撕破了脸。

双方最终对簿法庭,法庭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李波拥有一半的继承权,剩下一半由陈述四个子女继承,李波应各付十万元,最终李波选择了卖掉房子执行法院的判决。

人生并没有那么多的温情,如果有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多承担了一些罢了。

陈述这一生的幸运,就是有那样一个替他承担这些的李波。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陈述:公认的经典反派演员,晚年病重二妻筹钱,死后子女争夺房产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