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

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

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表现,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就连英国BBC都忍不住吐槽说:美国的撤离行动堪称教科书级别,如果真要写一本书的话,书名就是《如何输得精光》。但是拜登为了掩饰失败,连续发表公开讲话,为撤离行动辩护,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美国已经在阿富汗完成了任务,那就是消灭了恐怖组织,确保恐怖主义不再危及美国本土”。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喀布尔机场的混乱,成为美国霸权衰弱的象征)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日前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拜登结束了阿富汗战争,似乎也想结束反恐战争,但是恐怖主义并不会因此消失。

文章称:拜登向外界保证“反恐战争”还将继续,但是会换个方式,也就是“超视距能力”,即“无人机反恐”和“特种部队反恐”。美国确实有这个能力,在本土的军事基地里,遥控一架“捕食者”无人机,找到恐怖分子然后丢一颗炸弹下去;或者是派遣一架运输机,将特种部队空投到附近区域,然后发动一次致命突袭,就像当年击毙本·拉登一样——在拜登看来,这个方式相当完美,可以在民众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战争。

(无人机确实是搞刺杀的利器)

但是文章认为,这种反恐并不是躲在家里摁下按钮那么简单。如果空袭是发生在一个政府正常运行的国家,美国必然要背起沉重的政治包袱,因为接下来肯定是无休止的外交争端:所在国不一定会同意美国这么做,也不一定认为美国袭击的目标是一种威胁。

一个实际的案例就是美军在伊拉克的巴格达机场附近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前高级指挥官苏莱曼尼,美军认为他是威胁,但是苏莱曼尼是在沙特作保的情况下,受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以合法身份公开进入伊拉克;也就是说,美国在伊拉克谋杀了伊拉克政府的客人,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伊拉克政府和民众对美国更加痛恨。

从军事上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暗杀,但是从政治上来讲,又是一次彻底的失败。事实上,这样的反恐并不能根除恐怖主义;美军在阿富汗就有过这样的例子,为了刺杀几名塔利班头目,轰炸了一个婚礼现场,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这些受害者家属于是就成为了坚定的塔利班支持者。

(美军反恐,越反越恐)

文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拜登宣布结束阿富汗战争的时候,这是结束反恐战争的关键一步;但是拜登宣布的“结束”,更像是一种“认输”;文章最后写道,美国“应该庆祝一场战争的结束,并且准备结束更大规模的战争”。

不过这可能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如果美国真的如拜登所言,继续采用“无人机反恐”、“特种部队反恐”,必然会导致恐怖主义越来越泛滥,而不是越来越少。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反恐,其实已经暴露出这样的问题,有人曾经评价说,美军反恐最大的意义就是就将“基地组织”从一个组织,打成了一个网络,变得碎片化,更加难以对付,但是恐怖主义并没有消失。

(对于美军来说,真想抽身恐怕也很困难)

拜登确实想结束反恐战争,集中精力搞“大国竞争”。但是恐怖主义的泛滥,将会迫使欧洲等盟友与美国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进一步撕裂美国的全球霸权基础,如果美国想继续维持全球同盟体系,那么它将难以从反恐战争中抽身。

正如那句名言:你可以决定何时开始战争,但无法决定何时结束战争!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从阿富汗狼狈逃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会结束吗?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