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裴晓珲:今年信用债主体融资需求减弱,看好高收益债市场投资机会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李览青近年来债券违约频发,随着违约案例的积累,国内信用债市场的风险也受到广泛关注。
一方面,2020年以来,债券市场迎来强监管,信用债市场实现“大一统”,有关部门严打证券违法活动,严管信评机构,严禁结构化发行,要求压降地方隐性债务;另一方面,企业融资环境趋紧,低信用资质的区域和企业融资渠道大幅收缩,市场出现“资产荒”现象。
在发行增长率放缓、净融资额下降、信用债收益大幅降低的当下,今年信用债市场信心发生了哪些变化?买方如何看待当下信用债市场,对未来信用债市场有何展望?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裴晓珲在8月25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管研究院举办的“信用债市场信心调研报告发布暨信用债策略论坛”上分享了他的观点。
1.受监管政策与经济动能放缓影响,上半年市场融资需求收缩
针对信用债市场现状,裴晓珲指出,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显著收缩,主要体现在地方债、城投债、地产债发行缩量,信用债发行主体融资需求减弱。
具体来说,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减少与发行速度放缓都超预期的慢,直到三季度开始恢复审批,地方债发行节奏开始加快。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信用债受到监管政策影响较大,导致发行主体的融资需求减弱。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对房企负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对地方压降隐性债务等要求也使得城投平台融资需求减弱。另一方面,整体经济动能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PPI等均出现拐点,市场对今年三四季度经济下滑、经济动能放缓存在担忧,导致期限利差压缩。
综上,导致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和净融资较为缓慢,投资机构资产配置也比较困难。
2.公募基金规避地产债等受到强监管行业
据21世纪资管研究院联合DM对2021年信用债市场信心调研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民企信用风险最大,84%的机构认为今年新增违约将集中于房地产行业。
对此,裴晓珲认为受到强监管的房地产行业风险可能在明年年初集中暴露。今年部分房企信用风险事件的暴露,导致房地产行业中资美元债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这反映出市场对房企在“三道红线”等强监管下的融资、扩张问题信心不足。
裴晓珲透露,公募基金等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机构不能“火中取栗”,已提前规避了如房地产等政策趋紧的行业。民营企业方面,近两年,个别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情况持续恶化导致点状信用风险爆发,因此目前公募基金也较少投向主营业务分散的民企。
3.看好高收益债市场投资机会,需完善违约处置过程中法律机制
尽管公募基金会规避垃圾债等高风险债券,但裴晓珲依然看好国内高收益债市场的投资机会。
裴晓珲指出,目前的高收益市场在三个层面需要培育。
第一要培育起能够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客户;第二,监管需要完善债券违约后的资产清算机制,从法制建设上培育高收益债市场;第三,加强投资人与基金公司对高收益债的认识,从产品设计上体现高收益债特点。
“我觉得未来高收益债市场的空间很大”,裴晓珲表示,这是债市风险处置后必然会发展的市场,未来更多地吸引高净值或高风险客户参与投资。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招商基金裴晓珲:今年信用债主体融资需求减弱,看好高收益债市场投资机会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