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学校(新加坡弹丸小国,为何能坐拥2所超级大学)
新加坡弹丸小国,为何能坐拥2所超级大学?这和欧美人主导的评分体系,特别强调所谓国际化有关,新加坡的大学就很占便宜,大学生也好,机场旅客也罢,国际化这一条立刻把评分拉高不少,因为欧洲小屁国家多,在乎这个,所以,虽然同样是学生或者乘客,国内的就不算,国际的(哪怕是乌干达老挝)就niubility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
典型的还有瑞士ETH和EPFL,对比这类学校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着急刷排名,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教育就行。小至宿舍空调,大至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交流,都只是时间的问题。其实新加坡的2所牛校,就本科而言可能还没国内中等985的水平,当然他招收中国人,大概是需要这个线的。
但就新加坡来说,本地学生大概20%能进国大南大,30%能进大学(4所大学),40%能进包括国外的大学(澳洲之类有钱就进的那种)。我们就算20%进国大南大,拿上海来比较,上海60%能上高中,一本率20%多,总的一本率只有10%多一点,也就是说新加坡这20%在上海都入不了一本线,更不用说中等985了。
新加坡不少事业都是依赖政府输血的,本地人长时间习惯且依赖于这种模式,人才两极化很严重,一方面家境好走了新加坡精英教育的,认识有不少本地人,从小拿着政府奖学金读书的,但是精英教育培养主体并不是理工科人才。
另一极更是鱼龙混杂了,理工学院来的,冲击金法医失败掉去工科的,悲催的是,本地男性脑力最巅峰时期还要拉去服两年义务兵役。而想做研究的人少之又少,本科毕业(男性起码25-26了),工作了再读个part-time硕士是本地人的常规操作,NUS这几年国内的生源质量也下降严重,比特币交易很少看到有清北的来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
对比清北,许多新加坡学生都较为早熟且更擅长团队协作,甚至有的小小年纪就能自己主办起不错的活动,有的在社团里也做得非常不错,但时间总是公平的,国内学生都花时间做题,进实验室科研,自然这些方面国内学生比新加坡学生强很多,都不用清北,中等985都可以和nus、ntu一较高下。当然,对于新加坡这种重商业,轻科技和研发的地方,数理和科研能力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新加坡学生不感兴趣也非常正常。
新加坡教育开支占财政收入比例为15%,和国内相当,而新国大一个学校的预算就占了教育开支的1/5,确实恐怖,但在国际化方面,蕞尔小邦的生源和教授水平根本支撑不起这两所学校的办学规模,两校里面像样点学科的硬核教授基本都不是本地人,研究生里有水平的同样如此。总体来说,缺乏本地顶尖人才是内因。
所以,我的观点,新加坡弹丸小国,能坐拥2所超级大学,相当程度沾欧美评价体系之光,真实水平,可能也就和国内中流985差不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content_hash"!"9c7adeef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