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

“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

热播剧《扫黑风暴》凭借超高的热度和话题度,成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赢家”。

“《扫黑风暴》好看”、“《扫黑风暴》口碑”、“《扫黑风暴》有多少细节”等话题频频被刷上热搜,无不显示出这部热播剧的受欢迎程度。

在当下注水严重、烂片横飞的国产剧中,更加弥足珍贵。而所有这些,不能不提到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孙红雷。

打开豆瓣影评,随便看几个都能找到对孙红雷演技的评价:

“孙红雷——犯罪悬疑片的扛把子”、

“孙红雷、雷宁飚戏看得很过瘾”、

“孙红雷跟其他的演员对戏很有张力、绝了”、

“孙红雷贡献出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会对孙红雷的演技不吝赞美。

《扫黑风暴》热播期间,孙红雷在《征服》中上演的经典“买瓜”桥段,也被各路网友玩梗玩出了新花样和新高度。

虽是调侃娱乐,但孙红雷把一个黑社会的狠厉诠释得淋漓尽致。

由于孙红雷“黑老大”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甚至观众在《扫黑风暴》中评价:看到孙红雷出现在警局,总觉得是黑社会在上演“无间道”。

这些评价,无不说明孙红雷塑造的角色有多深入人心。

但孙红雷并不是一直都活在观众的赞美里。

曾经的他,也被很多喜欢的观众质疑、指责和不理解,他也经历过演技和角色的瓶颈。

甚至,一度因为市场接受度的原因,整整三年没有接到一部适合、而且自己也想演的戏。

3年前,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口碑遭遇滑铁卢,在豆瓣上的评分才3.6,算是国产电视剧里底线般的存在。

这部共46集的电视剧,观众留下的几乎是一水儿的差评。

“他现在也开始接这种烂片了吗”、“演技尴尬,看不下去”、“孙红雷这是把极限挑战带到了电视剧吗”、“辣眼睛,孙红雷不再是孙红雷”等等。

评论中诸如此类的吐槽声不绝于耳。

更有孙红雷的资深戏迷提出质疑:“孙红雷的底线怎么这样了?大家对他的期望这么高,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他演的剧!”

之前攒下的“老本儿”被烂剧和雷剧挥霍殆尽,孙红雷一度陷入了对他演技和接烂片捞钱的质疑声中。

观众认为他把“一手好牌打烂”,其实是出于责之深、爱之切的心态。在孙红雷身上,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演员,

当然,这一切都要从18年前,让孙红雷真正走进大众视线的《征服》说起。

在《征服》之前,孙红雷因为热播剧《永不瞑目》小有名气。他还参演了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

之后,孙红雷又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里拿到不少戏份,开始崭露头角。

跌跌撞撞始终都是配角,而且形象也比较单一,直到一部《征服》横空出世。

这部20集的电视剧,在豆瓣收获了9.0的高分,绝对算得上是国产电视剧里的精品之作。

在《征服》中孙红雷把一个残忍、狂妄、痞里痞气的黑老大“刘华强”演绎得入木三分、浑然天成、大放异彩。

一战封神,“刘华强”这个角色让孙红雷火遍大江南北。

时至今日,如果做一个调查,内地影视圈谁最适合饰演黑道大哥,孙红雷绝对有一战之力。

从“社会青年”们的偶像转变,就能看出孙红雷的号召力有多强,“90年代追古惑仔,千禧年之后就服刘华强”。

国产剧中黑老大的巅峰形象,“刘华强”会有一席之地。

这就是演员的国民度,也是观众们对他演技的认可。在这种现象级的国民度里,孙红雷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赞美。

鲜花、掌声和赞美,并没有让孙红雷冲昏了头脑。

《征服》之后,孙红雷挑大梁的《我非英雄》是他从30多个剧本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为了避免重蹈黑老大的老路,孤胆英雄的形象他也拿捏得稳准狠。

在热播剧《半路夫妻》中,孙红雷搭档陈小艺,把一个出狱之后喜欢上一个女警察,虽然痞里痞气但又很果敢的中年男人演绎得活灵活现。

这部戏也让很多观众知道了,原来孙红雷不仅仅是演黑道大哥出色,深情款款的中年男人他也能拿捏得好啊!

于是,顺理成章的,这部剧让孙红雷一举拿下2007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电视剧最佳男演员奖项。

但这只是孙红雷演员生涯高光时刻的前奏。

2009年,孙红雷主演的《潜伏》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4家上星卫视开播,创下了超高的收视率。

在《潜伏》中,孙红雷一改之前大开大合的表演风格,凭借谨小慎微、深藏不露的“余则成”,把谍战剧推向了新高度,在豆瓣上创下9.4分的超高口碑。

10多年过去了,《潜伏》仍是国产谍战剧中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

同年,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播出,这部历史正剧拿到9.1的豆瓣评分,让孙红雷再次收获了如潮水般的赞美。

这两部电视剧的播出,在当年堪称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热播剧。

凭借《潜伏》里的精湛演技,孙红雷同时问鼎了男演员翘首期待的飞天奖、金鹰奖和白玉兰奖,成了屈指可数的“三金大满贯”。

这几个重量级奖项的收入囊中,孙红雷用自己的实力和演技奠定了国产剧男演员中的“大哥”地位。

一时间掌声云集,风头无两,众多导演和资本也都开始向他抛去橄榄枝。

但人的运势,到了顶峰之后都是注定往下走的。

也可能,在收获万众掌声的时候,人都会开始浮躁,不再脚踏实地。

从2010年之后,孙红雷跟知名大导演合作,连续出演的几部电影《决战刹马镇》、《战国》、《我愿意》等,全都票房扑街,口碑低迷。

巅峰之后,迅速下坠,诋毁不断,骂声如潮。

当然他在采访里面对这些指责看得也很开,也表示电影和电视剧的质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很多冲着孙红雷去看电影的观众都开始质疑他下海捞钱,角色也都毫无灵魂和生命力,敷衍对待,更有甚者评价《战国》是“孙红雷以后长久不愿意提及的一部电影”。

而孙红雷在采访里自己坦言,确实收了很多片酬,但自己对孙膑这个角色也很感兴趣,对人物的理解没什么问题。

可是观众不接受那就要得到教训,人家辛苦挣钱花50块钱看你一个烂片就是该骂你,作为演员的自己更应该反省。

跟现在的流量明星们演技极差还不能提一对比,可以说活得很明白了。

之后的几年,孙红雷陆陆续续开始跟香港的导演和团队合作,拍出了《边境风云》《毒战》《全民目击》等在商业片里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电影。

但在里面的角色也都是黑道、反派等典型的“孙红雷”式的角色,并没有突破性的表演。

对于当时的孙红雷来说,表演的角色固化,形象单一,或者说演员的瓶颈期应该是他当时最大的困扰。

很难知道,他当时接下团综《极限挑战》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和考量。

在这个当时收获大量口碑,良好收视率的爆款综艺节目里,孙红雷打破了外界对他“大哥”的看法。

搞笑、好傻、心态好、帅雷雷、不按常理出牌等各种不同角度的评价,让孙红雷收获了一大批“颜粉”、“性格粉”,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

从那以后,他在社交平台上总是晒自拍,夸自己帅气,对粉丝给的“颜王”称号也很满意;“兄弟CP”也赚足了各路吃瓜群众的眼球。

这种自信可能放到现在其他的明星身上,都会让人觉得油腻、质疑和嫌弃,但因为节目里他自暴自弃式的傻、蠢、犯二和耍贱,反而在当时的孙红雷身上成了一个变数。

观众们不会觉得他油腻,反而乐在其中,更一度登上当时的热搜榜。

如果这样下去,说不定孙红雷真的可以突破自己的角色瓶颈期,像黄渤一样,塑造跟以前的完全不同方向的经典角色,从而打开演员生涯的另一扇窗。

奈何时也,命也。

2015年和2016年是内地娱乐圈的一个转折点。

彼时,大量从韩国回来的小鲜肉、流量明星开始充斥市场,一些奇幻剧、甜宠剧大行其道。

不需要好的剧本和演技,只要俊男美女在里面谈谈恋爱、卖卖兄弟情,就有潮水一般的年轻粉丝涌向身边。

在这样的情况下,属于孙红雷的谍战剧、警匪剧等不再风光,虽然大量的资本和热钱涌入这个行业,但首要考虑的还是演员能不能带来话题、粉丝和收视率,而演技等不再是重要的考虑。

不仅仅是孙红雷,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演技派和老戏骨,都接不到戏、没有好的剧本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屡见不鲜。

孙红雷除了《极限挑战》这部综艺,很少再在其他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担当重要角色,作品也少了很多,甚至一度被媒体说“三年接不到一部戏”。

终于接下的一部突破以往角色担当主演的都市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不出意料地收视、口碑跌破极限。

就连在《新世界》里再次出演擅长的谍战剧角色,也没有挽回自己的口碑。

直到最近热播的《扫黑风暴》开播,才在熟悉的题材里找到曾经的风光和好评。

但当年他塑造的形象,游走在黑与白的边界,亦正亦邪的角色,脸上永远挂着不羁和凶狠,还有一点冷漠的云淡风轻,这些早已成了一代人的记忆,也永远有人追捧。

最重要的是,演绎过这些经典角色的孙红雷告诉我们,人生高高低低、起起落落,但属于演员的高光时刻,永远是演技受到市场和观众都认可的时候。

不管曾经多么辉煌,接受过多少的掌声和赞美,也不管在低谷的时候,承受了多少的诋毁和指责,当你的专业功底和自身技术能力过硬的时候,你才能在适当的时刻抓住机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身为演员的孙红雷,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是这个时刻,才会有底气,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定位——“好演员”。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大哥”孙红雷:经受过多少的赞美,就承受了多少的“诋毁”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