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996,几多欢喜几多愁?

取消996,几多欢喜几多愁?

取消996,几多欢喜几多愁?

近日,最高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明确:“996”严重违反法律,相关公司规章制度应认定为无效。

在很多企业,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后,多少职场人曾经经历过无数次加班,于是有了“996”工作制。更有甚者可能达到“715”。

曾有不少大佬发表对996工作制的看法,我们一起回顾下:

两年前的内部交流中,马云曾经对员工们谈及: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刘强东曾经给员工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其实996不算什么,当初自己创业时候,为了保证24小时服务,甚至把闹钟设定2小时后响铃,每天如此。我是要为18万兄弟背后那18万个家庭负责,还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们负责?我没有选择余地!

雷军表示,工作到晚上12点的员工,必定对这份工作,对企业有着极大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小米需要的也是这样敢于拼搏,负责敬业的优秀人才。

张朝阳谈及对996工作制的看法时说:要求员工要尽职尽责地工作,把工作当成非常重要的自己的一种本份,我们每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话,做好你的工作是本份,是一种职业精神。

毕竟互联网竞争又特别激烈,这种本份职责要求对时间和投入要求是很高的。

看上去,有点好像美苏冷战争霸搞军备竞赛一样,别人6点下班,自家公司就8点、9点再下班,以为多两三个小时,就可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不加班好像就真的落后了。落后了就要挨打。

但是,工作时间延长了,就代表工作输出多了吗?

事实上,加班苦役,很可能导致员工休息时间减少,判断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这反而加大了人资成本。甚至有些员工加班中浑水摸鱼,产生抵触情绪。

如果工作效率低,一天工作24小时也并无意义。

于是,996的存在,让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产生了恐慌,也有众多在职者默默地抱怨。抱怨过后,为了生计却又不得不坚持下去。

今年6月以来,陆续传出京东、字节跳动、快手等不少互联网公司取消996工作制度的消息。

此次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件超时加班典型案例,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及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等争议问题的法律适用标准进行了明确。一方面为提示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另一方面为明确劳动者维权预期,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终于解放了!

然而,在欢呼声中,也有网友表示出担忧:

“不要看怎么说,要看怎么做。能切实按规定执行吗?”

“还是进工厂好,工厂就没有996,只有886,有些还免费附带刺激性气味或者粉尘,当然了,一些免费的重金属打击乐每天回荡在你的耳边。。。”

“严格落实劳动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核心点。人的生产关系的解放和自由是活力的基础。”

“如果不让加班了,怎么能够升职加薪?拿什么超越苹果和Google?”

的确,当我们作为员工时,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我们为钱加班,加班费很香。如果不加班,加班费没了,收入少了一大截,还房贷都成了问题。没了加班费,压力可能变得更大了。

此外,取消 996,会不会导致“隐形加班”?一方面,规定准点下班,并且双休,却要求员工回家加班,加班费如何计算和补偿?另一方面,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如果工作量依然繁重没有减轻,不加班恐怕只是空谈。怕是表面取消了996,实际是加量不加价的剥削。

996似乎已经让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或许不仅仅要靠法律的约束,更要扭转社会风气。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取消996,几多欢喜几多愁?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