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

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

2天前,8月25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主持撰写的首份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报告,在《柳叶刀》杂志上正式发表。报告指出,自1990年以来,30岁到79岁的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数从6.5亿,增加到了12.8亿,而且,其中将近1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未得到治疗。那么,这些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哪些健康隐患呢?应该如何发现自己的病情呢?咱们现在结合报告中的主要内容,为大家解疑释惑。

本次研究项目,使用了184年国家的1亿多人的血压测量和治疗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自1990年至2019年,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已经发生变化,富裕国家的高血压流行率开始下降,加拿大、秘鲁、瑞士等国流行率最低;30年间,高血压患者的百分比变化不大,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患者的总数翻了1番,达到12.8亿,其中,超过10亿患者生活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

报告指出了1个严峻的现实,高血压是死亡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会显著加剧罹患心脏、大脑、肾脏疾病的风险,而且,只要进行测量,就容易发现血压异常,并且,确诊高血压后,可以使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有效地药物治疗。但是,现实的情况是,53%的女性患者及62%的男性患者,总共7.2亿患者没有得到必要治疗。只有25%的女性及20%的男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简单说,高血压危害大,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病情,甚至有病不吃药,这是为什么呢?

从疾病特点来看,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高血压,或者适应性高血压。因为,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是出现血压缓慢升高,血压水平由轻度升高,发现到中度升高,再到重度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也在逐渐适应,患者可能不会感觉到持续的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是血压升高或波动较大,引起身体产生的预警反应。无症状高血压,往往是缺乏预警反应的表现,这种类型的高血压,如果遇到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诱发急性脑血管事件。

无症状高血压,隐匿性强,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是,血压会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而带来血管和多个器官的损害,这便是许多患者,在发生了心血管事件之后,才开始把自己当成高血压患者,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开始服药治疗。因此,感觉自己身强体健的人,尤其是具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者超重及肥胖者,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如果偶尔发生头晕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高血压,除了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外,还会引起肾脏功能损害,而且,肾脏疾病也会导致血压升高,这两者之间,有时会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近日,霍普金斯大学的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只有约4%的高血压患者,曾经通过检测尿液白蛋白进行慢性肾病筛查,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忽视了慢性肾病的预防。因此,血压高的人,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瘙痒,以及腿部或脚踝肿胀,应该检测尿液的白蛋白水平,以便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变化。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比如,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平方米18至23公斤,积极进行身体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体重减轻10公斤,血压可以降低5至20mmHg。饮食方面,需要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菌类、豆类等富含钾及蛋白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少喝浓茶,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同时,还要减轻压力,避免情绪波动。通过综合措施,加强生活方式干预,才能有益于血压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高血压患者,30年间增加了1倍,无症状者更应引起警惕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